孟子名言警句加翻译(74句精选)
孟子名言警句加翻译 1、(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2、因此,一方面,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防
孟子名言警句加翻译
1、(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2、因此,一方面,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防微杜渐,防止小问题慢慢积累成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懂得持之以恒的道理,大成就是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慢慢积累而成的。
3、(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4、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译文: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5、一个真正的仁人不会隐藏他的真实感受,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和事,他不会强迫自己表现出喜爱之情,而是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一层意思。
6、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7、(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8、(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解释)每个人都生活在富足、祥和、宁静、喜乐、满足的世界中,交流或者不交流,来往或者不来往,对他们的生活均没有丝毫影响,每一个人都活在当下那一刻, 享受那一刻,听着窗外的鸡叫声、狗吠声,头顶白云飘飘,身边清风阵阵,唯恐有任何不速之客打破这一美好时刻。
1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12、(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孟子
13、(译文)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14、这就要求我们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以一颗真诚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真正地高兴。
15、(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小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我们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容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17、(解读)这句出自《增广贤文》,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18、17(以)天下之所顺:凭借。
19、“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20、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2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2、如果留意评论区我们就会发现,“三观正”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评语。因为,这些孩子暖心言行所折射出的正是他们所拥有的正确三观,而如何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则是父母以及整个教育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23、中考(成长类)作文终极解析,看完离满分不远!(附6篇例文)
24、这话出自《淮南子》,意思是一个人的听觉再灵敏、视力再好,也不足以了解四海之内所有的一切。
25、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三道例题来检验一下对古代教育名言的掌握情况吧。
26、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让我看到你们的坚持!同学们需要哪些学习资料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哦~
2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8、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诗人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29、(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30、(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31、(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
32、(威)天下:威慑。
33、小谈的妈妈说,他们还挺担心就这样去学校会让儿子“没面子”,“怕其他小孩子笑话他”。结果,小谈知道爸妈的担心后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34、(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
35、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36、(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37、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微课+知识点+学案
38、(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9、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做的不正确,但去匡正别人,更何况是辱没自己,来匡正天下呢?
40、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1、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42、(解读)出自荀子《劝学》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开来,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43、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44、AllmencanbesageslikeYaoandShun.
45、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拥有道义便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失去道义的人,就很少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
46、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47、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8、(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49、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50、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藤野先生》微课+知识点+导学案
51、(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52、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53、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4、(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5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56、(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7、(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58、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59、Ajustcauseenjoysabundantsupportwhileanunjustcausefindslittlehelp.
60、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61、◐◑央视主播海霞深情朗诵《春江花月夜》,大写的美!她背后的人生更值得称赞……
62、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四《语言要连贯》微课+范文
6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4、这两句话都出自《论语》,是孔子在谈论“仁”的时候提出的主张。“仁”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其含义非常深广,表达的时候却很简约,境界非常高,又能密切联系实际。
65、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6、在这首诗中,张若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关于生命的感伤让位给了对于生命的礼赞:时光虽然匆匆,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类的长河无穷无尽。作为长河的一分子,我们虽是一片浪花,却是不可或缺的。从整个长河来看,人类在宇宙中不是匆匆的过客,而是永恒宇宙中的一分子。
67、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短文二篇》微课+知识点+学案
68、(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69、(自己损害自己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事业。)
7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71、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