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79句精选)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79句精选)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1、康德认为自己的任务就在于克服两种世界观,即独断论的和怀疑论的世界观。康德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在他看来唯一合理的道路:批判的道路。批判,即不依赖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1、康德认为自己的任务就在于克服两种世界观,即独断论的和怀疑论的世界观。康德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在他看来唯一合理的道路:批判的道路。批判,即不依赖任何经验为转移的理性自身的批判。康德想在使用认识工具前研究认识工具。

2、所以不是像以往的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认识必须符合认识对象,而是认识主体以感觉为材料,主动构造了作为经验现象的认识对象。

3、康德一生深居简出,生活和学术研究都极其自律和严谨。他雇佣了一位老仆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唤醒他做固定的事情,他的生活就像闹钟一样精确,很少有例外,康德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去散步,散步的路程也十分固定,永远沿着一条菩提树的小路,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康德去世之后,这条路被当地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4、第一类:包含思维主体的绝对(无条件的)统是推论一个主观思维的绝对统一;

5、由此可以看出,“近世第一大哲康德”(梁启超语)的这些思想即使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也完全没有过时,而是一个还有待于我们去挖掘的思想宝藏。 

6、孙:这英国人的句子写得真烦人,直接说明白一点啊。本体论=存在不是存在物,存在的意义是过程=时间。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是此在=真正的存在者=人。海德格尔的论述里面,经验=人;先验=其他存在物的存在基础=知性范畴;将二者结合是综合的判断。

7、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Kant-Laplace hypothesis)。 时代背景: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

8、道德先验论(绝对主义),道德取决于其动机,而且有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即先验的道德)

9、节选自《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0、例如伽利略在做自由落体实验之前,他的脑海中先是进行了一种思考。假定没有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同质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跌落,必然会同时落地。然后他才根据这个假定去做实验,用实验来证明它。这样,自然界就不再是我们的老师,而是一名证人,我们也不必老是去摸索,希望自然界会给予我们现成的答案;相反,我们先通过理性思维,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利用自然界来证明它是否是正确的。

11、康德认为在数学和物理学在经历过这样一个漫长的小学生阶段之后,才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12、在哲学史上,康德在哲学认识论方面,也模仿哥白尼,引发了一场颠覆性的哲学革命。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具体介绍了这场哲学革命的内容。

13、康德说:先验是先于经验,但是又是使经验成为可能的东西。先验是经验存在的前提条件,先验知识是不掺杂任何经验性的知识,或者说先验知识,就是产生经验知识的前提,更准确的说是:

14、纯粹理性滥用导致幻相=思辨形而上学。这也是传统形而上学主要研究的主题:

15、“苹果”的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眼前这个东西,真的就是“苹果”本身吗?其实也不是,因为苹果这个概念只适用于人类的认知。所以,其实在人类和这个真实的世界之间,有一层“屏幕”,或者说,我们永远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让我们无法真实地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身,或者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也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其实,从科学上讲也是一样的,因为人眼所能感知到的光波波长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并不是苹果这个“物自体”的全部,只是我们人眼能感知的光波范围内的物体。

16、对于这个命题的含义,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说:

17、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早就说过理性统治着世界,可是直到启蒙运动,人们才弄明白了这个哲学原则,知道要根据自己的理性、思想来改变这个世界。康德的哲学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

18、第康德的“先验哲学”历来为我们所诟病,但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其合理的成分。胡塞尔现象学通过“先验还原”把现实世界还原为一个理念世界,一个“应然”和“可能”的世界,是对欧洲人性的拯救。因为在这样一个“本质世界”的平台上,人们就可以超越日常世俗生活的狭隘眼光而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之所在,怀着一种真诚的信念去追求那合乎人性的生活。先验哲学并不是一种思想的蒙昧,而是对经验的超出;但也不是完全脱离经验,而是对经验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的清醒意识。没有这样一种先验的眼光,一切对崇高理想、圣洁人格、神圣信念、唯微天道的追寻都会成为世俗考虑的一种工具、一种应付现实问题的经验态度甚至权宜之计。当然,先验哲学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但它提供了一种生活境界,我们凭借先验原则可以在自己心中辨别伪善和乡愿。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启蒙中的启蒙”。

19、首先,康德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号称“批判哲学”,康德明确宣称“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必须经受批判”。批判精神的提出是西方理性精神的一次飞跃。西方理性精神从古希腊以来经历了四次大的飞跃。首先是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逻各斯”的发现,它导致西方人对“一”即普遍规范的追寻,从而为理性精神(逻各斯中心主义)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然后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反思精神,促使逻各斯精神进入了一个从低向高层层递进、不断超越的无限有序系统。第三是近代笛卡儿的怀疑精神,使理性达到了能动的主体即自我意识。第四就是康德的批判精神,它使理性的主体能动性开始发挥其自我批判和自我建立的作用,从而首次使理性成为人类一切认识、道德和历史活动中的最高原则。正是凭借同一个批判精神,康德哲学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遭受到了最深刻的批判,但也正因为如此,康德的批判者也恰好都是康德的继承者,康德的理性批判成为了康德哲学永恒的功勋和荣耀。自从康德以后,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以后也不会丧失批判精神。批判不再只是个别人或某个时代的特征,而成了人类精神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素质。

20、先感受他的语言,康德哲学话语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语言坚定、温和、节制、中道,他摆明自己的观点,解说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理清自己的观点,条分缕析,清清楚楚。在理清自己的观点这一步上,康德先罗列出对方的观点,简述对方的思想主旨,然后指出对方的思想缺漏,到此便也是真伪明辨了,论述其间,康德对对方的漏洞无有一语尖利鄙薄,言语平和,意志明确。

21、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你面前放着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是如何知道的?苹果有颜色、形状、味道、表皮很光滑,这些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这些属于人类感性的能力。什么是感性能力?就是我们被外界的对象刺激的方式获得其表现的能力就是“感性”。与此对应的,还有“知性能力”,我们有苹果的概念,也有颜色、味道、形状大小等等不同的概念。

22、如此我们对苹果本身是什么永不可知,我们只能认识到苹果有如此这般的现象。当然苹果自身必须存在,否则我们的那些主观感觉材料就沒有了来源与原因。

23、比如我们看到这个苹果,传统的思维是认为,人是主动的,苹果是被动的,或者说苹果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是“人看到了这个苹果”。但在康德说,其实应该反过来理解,应该是“这个物体被我们感知到了,这个物体刚好又符合,我们思维里面苹果这个概念,所以,我们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苹果”。

24、另一种解释:康德的客观的“亲和性”证明仍然是模糊的,不具说服力的。这实际上要解释如何保证主体的“统一”与经验材料(客观世界)“同一”的问题。对此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有个证明,似可说明。

25、康德认为,这实际上是“我们把对知性有益的概念联系的主观必然性,当做物自体的规定中的客观必然性”,即把主观思维中(通过概念的无限推移联结)追求的东西,看做客观存在的东西,构成了虚假的对象,即所谓“先验的幻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形而上学倾向,都要求对这种超经验的总体有所认识和把握=超验的。

26、康德提出的认识有限性思想,预见了后现代思想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27、第一种反驳:因为对象是不会说话的。只有我将我的知识和我和对象的表象作比较,所以我本人是知识真假的裁判者。这里的“我”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人类”。

28、但事实和真理的定义往往是相互依赖的。当我们问“什么是真理”的时候,常常会回答,“真的观点是有事实支撑的观点”;而当被问到“什么是事实”的时,我们又会说“事实就是它符合某个真理”。真理的定义是“被证实的或者不存在争议的事实”,而事实的定义是“被认为为真的事物”。

29、这种论证证明了“从统一到同一”。这种论证不依赖时间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统觉),而依赖指称和意义学说。没有直接说主体依赖于客体,而表明主体依赖于主体共同体,也就依赖于共同参照系,可被公开观察到的世界。

30、“他们悟到理性只是洞察到它自己按照方案造成的东西,悟到理性必须挟着那些按照不变规定下判断的原则走在前面,强迫自然回答它所提的问题,决不能只是让自然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31、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32、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给思想划定界限,指明什么是不可言说的。他认为,传统哲学误用语言,把哲学也作为科学命题一样来谈论,成了无意义的“胡说”。但维特根斯坦不反对形而上学,而是把它“放逐”到艺术、宗教、诗歌等领域中去,认为它们所展示的是十分重要的“生命”之谜,但这是不可言说的,不是科学认识的对象。这些观点,与休谟、康德无本质差别。差别在于维特根斯坦哲学从这里进入唯我论和神秘主义。他最终强调的是“无为”:“让任何事物如它本来那样”,“对不能言说的东西,就应当保持沉默”。后期强调“日常语言”,即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的实践本性,但也只是停步在语言之前了。=康德“物自体”不可知学说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变形表现。

33、定言推理:最后追溯到“本身不再是谓词的主词”,即灵魂;

34、哲学家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为现象界和物自身,把认识的能力分为理性,知性和感性。感性即感官能力,例如视,听,嗅,味,触等。知性是运用概念的一种能力,类似于智力。理性是一种把握无限的能力,例如自由,宇宙,灵魂,上帝,也是一种把握本体的智性。在康德看来,我们对现象世界的知识,包括整个自然的科学,主要都是依靠上述三种认识能力中的“知性”。

35、费尔巴哈:(1804一一1872)马克思以前最傑出的唯物主义者,19世纪30一40年代在德国宣扬並捍衛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他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家。最初他是一个唯心主义的黑格尔主义者,但其哲学观点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发展的。当他和唯心主义徹底分裂並站到唯物主义立场上后,便在自己的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中激烈地抨击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18他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出版了,该书对唯物主义的发展曽起过巨大的作用。

36、康德说,我们对真理的评判存在一个循环论证的错误。这里非常微妙,大家仔细听:

37、(李泽厚)暴露先验幻相的谬误和矛盾的方法,就是辩证法。幻相之所以是幻相,在于将主观(认识)的必然性当成了客观(存在)的必然性,辩证法就是要掲出这个矛盾。康德提出了四个二律背反来揭示。

38、把知识与人类旨趣或利益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在元理论层次上向实用主义的靠拢。“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讲不通,这算是一个客观理性向主观理性转变的一个结果。(童世骏)

39、我们所遭遇的事物,如果在预期之中便觉得很正常,反之便是始料未及,偶然性就是这样发生的,它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重复。

40、康德接着说,当我们要讨论“真理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两个预设的前提,首先: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其次,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这两个假设前提至关重要。

41、休谟的认知论有两个重要特征,也都是对“必然性”或者“独断论”的根本挑战。

42、康德的第一层含义注重唯物主义;第二层含义注重设定物自体的消极含义。第三层意思是积极含义。物自体虽然不能认识,但可以作为思考对象而存在。假定一个理性理念的上帝(以及灵魂、自由)“好像”存在着,以作为世界的最高原因,并展示出世界万事万物的目的性,以达到经验的最大系统的统完整和秩序,这对于研究自然是有益的事。(3)这就是与知性作用于感性以构成认识的“构造原理”相区别的“范导原理”。

43、所以,尼采道破了天机:我们始终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威胁。

44、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他又说:是否有这种不依靠经验,乃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识,这至少是需要更慎密地去审查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不能立即轻率答复的问题。

45、第康德的“不可知论”对于人类知识的进步也许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障碍,在这方面它已经被马克思的实践论所超越;但对于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却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保留的前提。因为知识所探讨的是必然王国,而道德是基于人的自由。把自由还原为必然是人类道德堕落的根源。既然谈到自由,就永远会有“不可知”的成分。所谓自由,根本说来就在于人的行为的无限可能性,我们既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可能性,也不知道我们在这些可能性中将会选择哪一项。自由诚然也有自己的必然原则,在康德看来这就是“自律”。一个人违背了自律就会感到惭愧,感到不自由;实践了自律则会感到自由的尊严。但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在他选择的一念之间究竟会选择什么,是服从道德律还是服从感性需要,这是不能通过外在的必然手段预先保证的,因而是不可知的。康德把道德从人的知识中割裂开来,这固然使道德成为一种抽象的形式,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历史;但这一方面使人在道德上摆脱对自然规律的依赖,不至于以为只要按照所认识了的必然规律(自然规律和历史的“铁的必然性”)去做就是道德的,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另方面也破除了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和骄傲,自以为可以完全把握自己、认识自己,自以为出于“诚心”就什么事都可以干,就可以犯下了滔天罪行还不知忏悔。在康德那里,“不可知”并不是放弃道德责任的借口,恰好相反,它正是承担道德责任的前提,因为“不可知”是排除了一切客观和主观知识对人的行为的规定,而只以“应当”作为行为的唯一衡量标准,只以人自己的自由或任意作为责任的承担主体。因此“不可知”为人对自己的道德反省留下了无限的余地,为道德上的“可持续发展”、扬弃旧道德而建立新道德开辟了道路。在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必然也会并且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道德转型”的历史任务,康德的“不可知论”在这方面对我们具有特别重要的探讨价值和启发意义。

46、把感性杂多的共性抽出来形成的概念=具体到抽象=分析的统一。

47、康德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他跟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都有一个关键的特点——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他们都用理性来审视世界,从左边来看,这是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右边来看,又往往会把我们引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特别是当费希特把康德的“理性”变成了“自我”,并声称世界依赖于“自我”而存在之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都把康德视为唯心主义者。

48、自然科学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牛顿力学都是综合判断,它们为何普遍必然地有效?它们既然不能来自于经验归纳,就只能来自于“先验”,即先天综合判断。于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就等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真理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

49、康德的先验哲学则调和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结束了这场耗时长久的哲学之争。另外,康德的伦理学理论也十分有影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Kant-Laplacehypothesis)。

50、理性理念都是从推论得出的,这些推论包含三项。康德以前的推理:

51、你设定一个不可能认识的东东必须有,此事荒唐透顶,而且与你一切知识必从经验相矛盾。不如取消了物自体与先验自我,无我无物才是最高、最牛x、无人可以超越的境界。”

52、启蒙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对国家、宗教、社会、自然观都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并且要求旧制度的一切事物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人们通过理性思考,对现存的东西都进行了批判,这样,理性就变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而它在康德的哲学里,也变成了审视世界的唯一角度。

53、A、直观中把握性的综合:感性杂多在进入意识的同时,就已经被先验直观的形式即时间和空间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知觉。否则这些杂多就是孤立、零碎、乱七八糟的,不成体系的。这种联结的统一性,不是感性自身所能完成的,而是心灵的主动综合。

54、“统觉的原始综合统一”即“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这个问题包含在“先验分析论”的“范畴的先验演绎”中。

55、他区分物自体与现象,就是要指出:我们只拥有“表象”的而非“物自体”的先天知识=先验唯心论。这是康德预设的认识模式。

56、“自我意识”(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认识论的中心;“物自体”学说则是整个康德哲学的中心,贯穿康德整个哲学体系。(2)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在认识论有三层意思:

57、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知识要素论”中,康德提出了构成知识的两个要素:直观和概念。康德说,直观和概念合起来才能构成了知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58、总结一下就是,康德认为现象世界,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自然世界,是靠感官与概念来进行认识的,也可以说成是由感性和知性来认识的。

59、一个部分论证结束,进入下一个部分论证,过渡一样建立内在联系。从先验感性论到先验逻辑论,开始,康德一样先辨析关涉先验逻辑的各个概念,所涉概念有关于先验感性论中的直观和感性、纯粹性和经验性、感官和现象。对此,康德不厌其烦地再一一解析。此时的解析虽然等同于前面的解析,但话语稍有一些改变。比如先验感性论部分讲到的直观和概念、纯粹性和经验性、质料和形式。在先验逻辑论里也都关涉到了。但此时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是知性的概念,概念有自发性;再比如感官,康德说:“知性不能直观,感官不能思维。”;还如康德先讲“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在此细解说“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其中后一句将经验做了其内含要素的分解,意含直观是感性的,概念是感性自发的,直观形式和概念知性将先验和经验联动,构成一切知识的要素。这样,前后部分也就融贯一体了

60、选言推理:最后追溯到“推进到划分出来的各环节的集合”,即上帝。

61、2004年,康德去世200年,尼采去世104年。康德和尼采之后的我们,面临的仍然是同样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哲学没有“进步”,而是说真正的哲学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而且在康德和尼采或许可以称之为“预见”,而在我们则是“现实”。西方哲学自尼采之后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思批判,尤其是深入到了对启蒙主义的批判反思,可见康德(包括尼采)的问题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愈演愈烈,而他对问题的解答方式至今仍然有其意义。

62、其实,何止我们与康德和尼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是哲学一向面临的问题。

63、康德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进行了转换,传统的方式认为,事物本身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人类运用感性或者理性能力去认识它们。但康德说正好是反过来的,其实人类的认知能力才是中心,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外界事物反馈给我们的样子,比如刚才那个红色的苹果,苹果真的是“红色”的吗?其实在其他动物、比如蝙蝠和猫等对不同光波感受不一样的动物看来,苹果可能是“灰色”,甚至其他动物都没有“颜色”这个概念。

64、康德认为,对象只能给予我们以杂多的感性表象,要把这些杂多的表象联结起来,不是感性本身可以做到,这要靠想象力;想象力又要把所联结的归属于概念,概念才使综合成为统一。“联结是唯一不能由对象给予的”,“综合是主体的自我能动性的活动”。

65、假言推理:最后追溯到“不再以别的东西为前提的前提”,即宇宙;

66、就统觉而言,它的那种本源的综合统一也就是“一切知性运用、甚至全部逻辑以及按照逻辑把先验哲学都附着于其上的最高点”。

67、统觉:指主体能够说“这是我的”的任何经验。=“自觉的经验”,“意识的统一先于直觉的所有材料”=统觉的先验统一。(孙:这个解释比较有意思)

68、先验逻辑是综合的,要求认识与对象相一致,涉及认识内容。康德认为这才是真理的逻辑。

69、批判哲学:探讨、考虑、分析、审查人的认识能力,指出它有一个不能超越的范围或界限。

70、宗教方面: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71、康德是这么提出这个问题的,他说:有一个古老而且著名的问题,人们曾以为可以用它把逻辑学家们逼入困境,并曾力图使他们达到这样的地步,即让他们要么涉足可怜的循环论证,要么就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承认自己的整个艺术的无用;这个问题就是:真理是什么?(也有的地方翻译为“什么是真?”)

72、第康德的“先验哲学”历来为我们所诟病,但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其合理的成分。胡塞尔现象学通过“先验还原”把现实世界还原为一个理念世界,一个“应然”和“可能”的世界,是对欧洲人性的拯救。因为在这样一个“本质世界”的平台上,人们就可以超越日常世俗生活的狭隘眼光而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之所在,怀着一种真诚的信念去追求那合乎人性的生活。先验哲学并不是一种思想的蒙昧,而是对经验的超出;但也不是完全脱离经验,而是对经验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的清醒意识。没有这样一种先验的眼光,一切对崇高理想、圣洁人格、神圣信念、惟微天道的追寻都会成为世俗考虑的一种工具、一种应付现实问题的经验态度甚至权宜之计。当然,先验哲学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但它提供了一种生活境界,我们凭借先验原则可以在自己心中辨别伪善和乡愿。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启蒙中的启蒙”。

73、第二类:包含现象的条件系列的绝对统推论客观对象的绝对统一(形成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74、这里逻辑性比较强,简单来说,康德认为,我们制定了,判断是否为,真理的标准,但是,判断这个评价标准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无限往后推的话,就需要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个标准或者康德所说的标准参考的“对象”存在吗?

75、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76、总的来说,经验性直观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康德说,知识是开始于经验,同时光有直观还不行,因为直观只能给我们一个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等直观,但是这离知识或者判断还很远,还需要赋予概念,概率来自于理性,比如一个红色的、圆圆的、甜的东西,我们把他称之为“苹果”,苹果这个概念都是人类运用理性的能力,赋予这个事物的,苹果、红色这些概念只有人类能理解,其他动物是不知道的,这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有了直观之后,我们需要概念,才能形成人类可理解的知识。

77、虽然休谟质疑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但是休谟也认为,我们的知识来自于经验,我们不可以脱离经验去认识世界,这和同样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论”一样,认为人类的一出生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的知识和认识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人类的认识仅限于经验,而不可能认识到经验以外的世界,就像休谟说过“我不知道苹果什么味道,除非我尝一口”。过去对于苹果的味道,别人对于苹果的味道都不确定,而只有我自己体验,经过了我们味觉感知之后,我才能确定苹果是什么味道。这就是休谟的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精神。

78、康德的认识论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这句话的背后,康德是在问: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否存在?其实这也是传统的认识论要解决的终极问题。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