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康德的核心思想(70句精选)

康德的核心思想(70句精选)

康德的核心思想 1、要使“在场”的“包容”着“不在场”的,亦即使“现象”“显现”着“本质”,使“存在”“显现”着“不存在”,使我们眼前的“对象”,“显现”出它的“过程”

康德的核心思想

1、要使“在场”的“包容”着“不在场”的,亦即使“现象”“显现”着“本质”,使“存在”“显现”着“不存在”,使我们眼前的“对象”,“显现”出它的“过程”,使它成为一件“完成”了-“终结”了的“事物”,于是这个“对象”就只能是“作品”;它如果又不仅是因果系列中的一个必然环节,而是“自由”“创造”的产品,这个作品就是“艺术品”。将我们眼前的“对象”作“艺术品”观,就是审美的、鉴赏的态度。

2、这里所要讲的是康德理性主义是其批判哲学乃由独断之梦中惊醒而反省所通达的完整的系统.

3、康德哲学基于为人类认识能力扫清迷雾,将之限制在其合法应用之内的批判立场,指出传统形而上学关于世界的种种观点实际上是理性的误用,是调节性原则对构成性原则的僭越,因而最终只能导致辨证幻象。自然知识是知性的对象,而理性的合法应用不在于现象界,只在于以作为自在之物的自由为对象的实践领域。道德根本上在于理性为自己立法,意图和情感被从道德中排除出去,上帝只能作为公设在实践中起作用。进而形而上学的规定对道德的作用只能作为他律被视为一种虚伪的道德,真正的道德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

4、康德出生于1724年的,德国柯尼斯堡。他一生可以说是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的学者生活,至1804年去世,他都从来没有踏出过,他的出生地柯尼斯堡,甚至诗人海涅说:康德一生都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5、与审美的主观合目的性不同的是直接断言自然的合目的性。康德认为传统的目的论即“自然事物相互充当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它们的可能性本身唯有通过这种方式的因果性才能充分理解”这种目的论根本无法在自然中找到其根据。也就是说,“这就必定有一种玄想走在前面,他只是把目的概念置入事物的本性,但却不是从客体及其经验知识获取这概念,因而更多的使用它来按照与我们心中表象之联结的一种主观根据的类比而使得自然可以理解,却不是从客观根据出发来认识自然。”(5)

6、他指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

7、由惊异出发而追问事物的原因可以说是人最初的形而上学冲动。在经过康德对目的论的规定后,一个事物要么通过动力因或自然的机械作用来解释其起源,要么是依据意志而通过目的来解释。理性将自然视为目的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既然我们一度必须给他的内在可能性配上一个终极因的因果性和一个作为这种因果性的基础的理念,所以,我们也就只能把这个产品的实存当作目的来思考。”(8)进而,康德区分了目的论上两种不同存在者,一种是“实存的目的就在它自身之中,也就是说,它不仅是目的,而且还是终极目的”而另一种“实存的目的在他之外的其他存在者里面”“不是作为终极目的,而是必然同时作为手段而和目的地实存”在自然中,任何有机存在者都同时是目的和手段,从而表现为并非一种终极目的。

8、英国的美学家和法国不同,他们对于美,不爱固定的规则而爱令人惊奇的东西,在新奇的刺激以外又注意“伟大”的力量,认为“伟大”的力量是不能用理智来把握的。因此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没有整体的心灵活动和想象力的活动是不行的。(康德的核心思想)。

9、康德思想的发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职论文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提出了“关于潮汐延缓地球自转的假说”和“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

10、(34)Cf.NedBlock,OnaConfusionaboutaFunctionofConsciousness,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18(1995).

11、第二个,在传统的认识论中,如何才能确认一个知识是真理呢?通常的评估标准是“真理符合论”,也就是开始说的“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这句话也非常哲学化,并不好理解,意思是说,一个所谓的真理,就是要符合一切客观事实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真理的话,它对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生效的,也符合所有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即真理存在于外界事物之中,事物都有客观规律和本质的属性,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不断地求知、探索,去发现这些本质或者真理。

12、其主要贡献:正像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由于把恒星的运动部分地归之于观察者的运动从而解释了恒星的表面上的运动一样,康德则通过揭示客体与心灵相符合——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而证明了心灵的先天原则如何适用客体.

13、叔本华的主要思想: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14、但二者的令人愉快是以客体的实际存在为前提,人当饥渴时,绘画上的糕饼、鱼肉、水果是不能令人愉快的,它们徒然是一种刺激。除非吃饱了,不渴了,画上的食品是令人愉快的,象十七世纪荷兰画家常爱画的一些佳作。一个人的善行如果是伪装的,不但不引起道德上的满意,反而令人厌恶。除非我们被欺骗,信以为真(即认为是客观存在着)的时候。这就是说我们对于它们的客观存在是感兴趣的,有着利害关系的。

15、美学思想从意大利文艺复兴传播到法国,在那里建立了唯理主义的美学体系,然后在德国得到了完成。在十八世纪的上半期,艺术创造和审美思想的条件有了变动,于是英国首先领导了新的美学的方向。这里也是首先有了社会秩序的变革为前提的。(康德的核心思想)。

16、因此,康德试图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17、就审美判断中的第三个契机,即所看到的“目的的关系”这一范畴来考察审美判断。康德认为美是一对象的形式方面所表现的合目的性而不去问他的实际目的,即他所说的“合目的性而无目的”(无所为而为),也就是我们在对象上观照它在形式上所表现的各部分间有机的合目的性的和谐,我们要停留在这完美的多样中统一的表象的鉴赏里,不去问这对象自身的存在和它的实际目的。

18、按照康德的理路,艺术天才似乎在“模仿”着“神”作的事。它从“无”中“生”“有”,把“事物自身”的“信息”带到“现象界”,把“神圣性”带到“人间”,使人们在“必然”的“现象界”,也能体会出“自由”,在“森严”的“因果链条”中也能“保持”、“看到”“自己”。“天才”似乎是“界乎”“人”-“神”之间的那样一种“生灵”。它的“作品”-艺术品,“沟通”着“神”-“人”,“沟通”着“上天”和“大地”,“就天人之际”,这个“界限”,被它“消除”了。如同德罗兹在他《什么是哲学》一书中所说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把他过去精心设计的一切“界限”通通打破了。(3)

19、(13)比如《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自然形而上学基础》。

20、《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21、宗教方面: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22、艺术和道德一样古老,比科学更早。康德美学的基本问题不是美学的个别的特殊的问题,而是审美的态度。照他的说法,即那“鉴赏(或译趣味)判断”是怎样构成的,它和知识判断及道德的判断的区分在哪里?它在我们的意识界里哪一方向和哪一方面中获得它的根基和支持?

23、经过以上的规定,自然和自由的秩序被严格限制在各自的领域中,他们看上去是不相干的。

24、康德哲学也被称之为“先验哲学”,他的三大批判之一的《纯粹理性批判》,被誉为是哲学界的天生,其中包括两个部分: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都是以“先验”开头的,什么是先验?这个词可以说是理解康德认知论哲学思想的入口和钥匙。这里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内容概念很多,逻辑性强,还相当抽象,请大家认真看完。

25、康德哲学逻辑性,科学性极强。确实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才能读懂康德哲学,至于逻辑思维那是读康德的基本具备了。

26、对于“自由”的美,如一花纹图案、一朵花的快感是直接和那对象的形象联系着,而不是先经过思想,先确定那对象的概念,问它“是什么”,而是纯粹欣赏和玩味它的形式里的表现。

27、(15)也就是说,“我思”要和一个表征对象的概念相联系,而后者的应用预设区分活动。

28、纯粹即为以概念思考为特性的哲学,必求每一概念有清楚交代,一点也不能含糊,或大概如此的溜过去,如此而来的理论体系才能站得住脚,有其客观的意义地位,否则只是盲人摸像.

29、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眼中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就像我们戴上一副绿色的眼镜,那么你看到的世界都是绿色的,但是,你不能说这个世界就是绿色的。而这里,我们的眼睛里的绿色世界,就代表了我们感官世界的经验,而这个绿色眼镜,其实可以理解为理性的部分偏好。所以,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理性中有一些偏好会影响我们的经验。

30、美学是研究“鉴赏里的愉快”,是研究一种无利益兴趣和无概念(思考)却仍然具有普遍性和直接性的愉快。审美的情绪须放弃那通过悟性的概念的固定化,因它产生于自由的活动,不是诸单个的表象的,而是“心意诸能力”全体的活动。在“美”里是想像力和悟性,在“壮美”里是想象力和理性。审美的真正的辨别不是愉快,愉快是随着审美评判之后来的,而是那适才所描述的心意状态的“普遍传达性”。这是它和快适感区别的地方。

31、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我们可以说,古典哲学的经典性,固然在于有启蒙主义传统下来的理性主义,同时也具有从文艺复兴传统下来感觉主义和经验主义,二者相合起来,则是一个完整的“人”的问题。“人”原本是具有“感性”的一面,又具有“理性”的一面;而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是“机械”地“拼凑”起来,这就是古典哲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2、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33、审美-鉴赏并非“显示”一个感性知识的“对象”,不仅仅“显示”“现象”,而是“显示”出“事物自身”。该“物自身”当然不作为“(知识)对象”而“显现”。“物自身”既非感性知识“对象”,而之所以又能够“显现”,乃在于它虽不进入“必然”的“时空”,但却能够进入“自由”的“时空”。所谓“自由的时空”,乃是能够使在“客观对象”上“不在场absent”的“在场present”,而使“在场”的,“不在场”。使“不在场”的“在场”,乃是将“不在场”的“事物”,通过“语言”等手段,“带入”“现场”,此时,则为海德格尔所谓的“不在场”“笼罩-维护”着“在场”;(1)而使“在场”的成为“不在场”,则“对象”“脱离”客观眼下之“时空”,进入“自由”之时空,因而审美对象虽在“眼前”,但并无实际“功利”可用。审美-鉴赏乃是使得“不在场”的“显现”出来。

34、“人”必须作为“目的”,也就是“理性”必须作为“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恰恰不是“工具理性”,而是“目的理性”。“人”是“理性者”。当“人”把“自身”当作“目的”来评鉴,就“尊重”自己为“自由者”,这是“人”的“尊严”所“在”;然则,“人”又是“有限的理智者”。“人”的“理性”常常“降为”牟取“(眼前一时)利益”的“手段”,“理性”成为“小聪明”、“小计谋”,任他“辩可以乱众”,“智足以惑主”,仍是一个“单面人”;越是“聪明”,则离真正的“理性”越远,离真正的“人”也就越远,就更谈不到“人格-人的至善完美”之“尊严”了。

35、通过反思判断力的合目的性,康德把他的自然和自由领域连接起来。然而,这种合目的性的反思判断力仅仅对于人的情感才充当构成性原则,而对知性认识自然只是调节性原则。

36、(1)感觉里本是暖昧、朦胧的观念,所以感觉是低级的认识形式。(2)完满(或圆满)不外乎多样性中的统部分与整体的调和完善。单个感觉不能构成和谐,所以美的本质是在它的形式里,即多样性中的统一里,但它有客观基础,即它反映着客观宇宙的完满性。(3)美既是仅恃感觉上不明了的观念成立的,那么,明了的理论的认识产生时,就可取美而消灭之。(4)美是和欲求相伴着的,美的本身既是完满,它也就是善,善是人们欲求的对象。

37、康德的著名论断和证据就是:人为自然界立法。他的这个论断,甚至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而并不具有唯一的确定性。

38、这种态度,固然可以比之于“拟人化”的比赋,但是人之所以有能力作出这种比赋,乃是因为“人”本来就具有“自然”和“理性”两个方面的素质。“人”将“理性”运用到“自然”之中,无论“技能技巧”如何高明,原本也只是“让-帮助-协助(助产婆)”“自然”自己“显示”自己的“机巧”。这是古典哲学时期关于“技术-技巧”的观念,与当代的“高科技”观念不可同日而语。

39、快适表现于多种的丰富的感受,如可爱的、柔美曼妙的、令人开心的、快乐的等等,是一种感性的愉快的表现,而善和有益是实践生活里的表现。快适的感觉不是系于被感觉的对象,而是系于我自己的感觉状况,它们仅是主观的。如果我们下一判断说:“这园地是绿色的”,这宾词“绿”是隶属于那被我们觉知的客体“园地”的。如果我们判断:“这园地是舒适的”,这就是说出我看见这园地时我的感觉被激动的样式和状态。“快适是给诸感官在感觉里愉快的”,它给予愉快而不通过概念(思维)。

40、哲学方面:康德“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

41、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这种审美鉴赏态度的表现,是以自己创作的作品,使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事物自身”“显现”出来,而不是停留在事物表象的“模仿”。既然“事物”之“本来面目”不可能在知识“因果系列”中“显现”出来,而艺术家的工作恰恰又是要将它直观地提供、揭示出来,则他的工作就不可能是“知识性-技术性”的,而是“自由”的,“创造性”的。他要使“不在场”的“在场”,就必须从“无”中“生”出“有”来,使“无”也“有”,使“不(非)存在”成为“存在”,使“思想体-本体”成为“实在体-现象”,亦即,在“现象”中体现“本体”,在“现实”中“显出”“理想”。而总括起来说,既然为“无”中“生”“有”,则必是一种“创造”。

42、我们知道,“判断”乃是连接“个别”与“一般”的命题方式,譬如“这花是红的”,是“判(定)断(定)”这一朵花是具有何种属性,“这朵花”是个别的,而“红”则是普遍的一种属性。一般来说,我们已经确定了“红”这种属性的意义,然后寻找“一朵花”作为“例证”,“指出”它是“属于-从属”这个普遍概念之下,这是一种知识性判断;然而如果我们这个属性的“概念”并非“决断性”的,因而它不是“确定”的,此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事物的“个别性”而作出“判断”,不脱离“个别”,并且由“个别”进入“一般”,达到一个并不是“规定性”的“概念”,这样乃是一种“反思性”的判断,而在康德看来,我们所谓“审美-趣味”判断,正是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不同于“知识判断”。

43、在对美的分析上,康德认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万物都有其美的地方,而人的美在于心灵。美是人心的影射,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美是艺术瑰宝,能让人拥有细致入微的性格,越是细致,他的世界观就越开阔,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美本身没有魔力,美的创造来自其内心高尚的道德动机,而这种动机被人道主义化了。这种人道主义化了的高尚的道德动机充满了对人个体的尊重,所以美才能够体现道德的纯洁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44、康德一生深居简出,生活和学术研究都极其自律和严谨。他雇佣了一位老仆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唤醒他做固定的事情,他的生活就像闹钟一样精确,很少有例外,康德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去散步,散步的路程也十分固定,永远沿着一条菩提树的小路,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康德去世之后,这条路被当地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45、从这层意思,可以引导出“目的”观念的另一方面的含义:“目的”不仅仅是“结果”“先于”“原因”的那种“理智型”的“概念”——“结果”以“概念”的形式“先行”存在于“智慧者”的“思想”之中,不仅仅如此,“目的”而且还要以“完善”的“整体”“先期-在时间中”“规范”着“事物”的存在方式。在这个意义上,“目的”就“在”“事物自身”,而不需要设定一个超越事物的“理智者”。为了避免误解,我们不妨将这层意义上的“目的”,翻译、理解为“终结-完成-完善”,它是end,是final,而不是purpose。这里避免了任何外在的、超越的“理智”作用,不论是“神”的还是“人”的。这样理解下的“自然”,仍是“自然”,不是“神”的“创造物”,也不是“人”的“技术-艺术品”。“自然”的“作者”是“自然”“自身”,没有“拟神化”或“拟人化”的余地。也避免了像“自然目的”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类的问题。这是康德力图强调出来,但往往被忽视的要点。并不是说,康德主张无神论;他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维护了“自然自身”的固有权利,同时也维护了他坚持只有通过伦理道德才能通向宗教,而“神”的观念决不可从“经验规律”中“上升-提炼”出来。

46、(37)(39)NedBlock,OnaConfusionaboutaFunctionofConsciousness,p.231,p.2

47、这里我们要讲的“概念”是纯粹的概念,纯粹知性的概念,和基础的概念,而不是复合的或者派生的概念。比如“红色”是一个基本概念,而“玫瑰红”就是一个“复合的”或者说“派生的”概念。

48、直到在1770年,46岁的康德才终于获得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职位。但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而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也可以,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49、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校服,就认为他是学生;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带着口罩,就认为他生病了;比如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就认为太阳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其实两个事情之间并没有客观的、确切的因果关系。只是人类出于对世界理解的需要,才发展出了因果的本能。所以,在休谟看来,因果关系也是不可靠的,也不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我们知识的来源和途径,也被休谟切断了。

50、(31)格吕内(StefanieGrüne)对此作了一些初步处理(cf.BlindeAnschauung:dieRollevonBegriffeninKantsTheoriesinnlicherSynthesis,Klostermann,2009,S.74—75)。

51、然而,康德说,“自然的目的”与其说是“艺术的类似物”,不如说是“生命的类似物”。(4)

52、当我们说什么是真理的时候,潜台词是说,真理是符合某种本质,或者真理可以解释所有的事实。而反过来,当我们说一件事是“事实”的时候,潜台词是说,这个事实是符合某个“真理”的。

53、作为异化学习表现形式的“内卷”:试论学生内卷化的内在机制

54、比如怀疑论者可能说:一个知识为真的标准是不可能的。

55、因此,人们实际上通过7+5=12这个命题扩展了自己的概念,而且给前一个概念加上了一个,在它里面根本没有想到的新概念。也就是说,算术的命题在任何时候都是综合的,是从经验性直观开始的,然后经过概念的扩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新的知识。

56、康德本想把“美”从生活的实践中孤立起来研究,这是形而上学的方法。但现实生活的体验提出了辩证思考的要求。只有唯物辩证法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解决美的与艺术的问题。

57、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情调,也就影响到艺术和美学的思想。在这个工业、商业兴盛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获得自由的英国,独立了的受教育的资产阶级开始自觉它的地位,封建的王侯不再具有绝对的支配人们精神思想的势力。文学里开始表现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和贵族并驾齐驱。

58、摘要:目的论是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线索,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就习惯于用目的来统摄自然。在康德哲学中,目的这个概念被赋予了不同于前康德哲学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哲学史视角,简述前康德哲学的目的论,康德哲学对目的论的批判与超越,以及康德的“人是最终目的”的目的论思想,进而揭示康德哲学作为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颂歌的人文主义本质。

59、1770年之后,康德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哲学,主要著作就是他那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系统地分别阐述了他的知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其中《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尤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被广大哲学爱好者誉为是哲学界最难读懂的“天书”,而这本书也标志着西方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康德也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当地备受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柯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学生中就包括后来著名文学家歌德和艺术家席勒。

60、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特地在一条小注中指出,纯粹的感觉是没有先天的条件可寻的,他这个意思到了《判断力批判》有所改变,这里的全部工作正在于判明感觉中仍有先天条件可寻;不过,我们仍可以从论题的转换来理解康德这个转变。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讨论的是“经验知识”如何可能,亦即感觉经验材料必得遵守理性为经验所立定的法则,才允许进入知识的王国,这里的“纯粹感觉材料”即是“物自体”,首先不能进入“时空”直观,乃是一团“混乱-混沌”,则无“知识”可言;在“审美-趣味”里,“感觉经验”之“个别性”不是作为“知识”之“给予”进入“理性”,“理性”也不是作为“立法者”向这些“个体”“规定”“法则”,而是作为“反思判断”的“材料”,寻求一种不确定的-只起“调节”作用的“理性概念”,因而就不在知识的层面,而是在审美-趣味的层面提供一种“不确定”的“秩序”,只具备“秩序”的形式,而不能“概念”化,不能“公式”化。亦即,不能“规律”化。审美-趣味,并不是从一条原则或公式、定理出发来寻求“例证”,而是从“个别”中见“一般”,于感觉中见理性,于“混沌”中见“秩序”,于“现象”中见“本质”,在“必然”中见“自由”。

61、“苹果”的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眼前这个东西,真的就是“苹果”本身吗?其实也不是,因为苹果这个概念只适用于人类的认知。所以,其实在人类和这个真实的世界之间,有一层“屏幕”,或者说,我们永远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让我们无法真实地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身,或者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也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其实,从科学上讲也是一样的,因为人眼所能感知到的光波波长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并不是苹果这个“物自体”的全部,只是我们人眼能感知的光波范围内的物体。

62、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就是按照量上来看的。这就是问一个真正的审美判断,譬如说这风景是美的,这首诗是美的,说出这判断的人是不是想,这个判断只表达我个人的感觉,象我吃菜时的口味那样。如果别人说:我觉得这菜不好吃,我并不同他争辩,争辩也无益,我承认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不必强同。康德认为根据个人的私人的趣味的判断,是夹杂着个人的利害兴趣的,不是象那无利害关系,超出了个人欲求范围的审美判断。因此对于审美判断,我们会认为它不仅仅是代表着个人的兴趣、嗜好,而是反映着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共同的对于客体的形象的情绪的反应。

63、这种把“鉴赏的批判”和“目的论的自然观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企图到一七八九年才完全实现。工作加快地进行,1790年就出版了《判断力批判》,完成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体系(康德所谓批判(Kritik),就是分析、检查、考察。批判的对象在康德首先就是人对于对象所下的判断。分析、检查、考察这些判断的意义、内容、效力范围,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任务)。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第一部分是“审美判断力批判”。此中第一章第一节,美的分析;第二节,壮美(或崇高)的分析;第二章,审美判断力的辩证法。

64、这也是老子说的“常道”,孔子说的立于礼(礼即理).

65、荷姆(Home),生于1696年,是苏格兰思想界最兴盛时代的学者。1762年开始发表他的《批评的原则》(Elementsofcriticism)是心理学的美学奠基的著作。一百年后,1876年德国的费希勒尔搜集他自己的论文发表,名为《美学初阶》。在这二书里见到一百年间心理分析的荚学的发展。

66、康德的哲学思想并非是最完美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在他的哲学主张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康德哲学的局限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67、康德的认识论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这句话的背后,康德是在问: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否存在?其实这也是传统的认识论要解决的终极问题。

68、基于以上的自然目的论,康德提出了他的“人是终极目的”的目的论思想。

69、于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同时就成了美学。esthetik一字,现在所谓的美学,原来就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莱氏的继承者鲍姆加登不但是把当时一切关于这方面的探究聚拢起来,第一次系统化成为一门新科学,并且给它命名为esthetik,后来人们就沿用这个名字发展了这门新科学——美学。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