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94句精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94句精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1、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这时而雪盛矣。"此时的气较前更冷,降雪的次数量也将增多冬至:与夏相反,北半球冬时白昼最短,日照物影最长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1、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这时而雪盛矣。"此时的气较前更冷,降雪的次数量也将增多冬至:与夏相反,北半球冬时白昼最短,日照物影最长,黑夜最长。冬昼就天地长了。北方民间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2、立夏:表示春去夏来,行将进入火势的夏天。此时万物生长愈加旺盛,欣欣向荣。田间治理日益繁忙。农谚曰:“立夏三朝遍地锄”。

3、秋分:秋分与春分这一天一样,太阳又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秋分这天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秋天。

4、夏至:夏至期间,太阳几乎直射在北回归线空上,中午太阳在北半球最高。此时,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了炎热的季节,这个时候世间万物生长最为旺盛。

5、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6、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春风吹遍,冰雪融化,空空气湿润,雨势增大,故称雨。人们常说“立春渐暖,雨会忙”。

7、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8、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时期就设定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四个节气,并在以后不断改进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我们来看看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含义吧!

9、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10、清明:清明时节天气渐暖,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均匀气温上升到10度以上,长江流域气温更高。北方草木发芽返青,南方大地已披上绿装。

11、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耕牛遍地走。

12、白露: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变凉,晚上草木会有凝露,所以叫白露。

13、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14、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临沂周边地区,冬至习惯叫做数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15、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16、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17、霜降一冷,立冬打禾,小大雪闲,等过冬年,小寒一年,大寒团圆。

18、立秋:我国习惯上作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天气转凉,植物结子,秋收季节即将来临。但立秋后暑气并未散尽,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在后头。

19、大雪:大者盛也,这时而雪盛矣,此时的天气较前更冷,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

20、文章来自汉服同袍网整理编辑,喜欢的亲们留个评论呗^_^

21、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22、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23、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24、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25、小寒:是一年中温度已到严冬的节气,这时正值“三九”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进入严冬时期。

26、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这么简单。

27、立秋:立秋是指从这一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秋天。此后,气温从最热时开始逐渐降低。

2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29、小满: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自小满以来,夏收作物如大麦、冬小麦已结果实,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30、「汉服同袍网(www.hanfutongpao.com)」以汉服为基点,包含了视频,图片,音乐,资讯,活动等资源为一体的汉文化社区,将始终以弘扬汉服,传播和分享汉文化知识,为汉服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1、谷雨: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32、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33、大雪:北半球昼短夜长,降雪量增加,地面有积雪的现象。

34、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35、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36、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37、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38、清明:清明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在《岁时百问》中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称之为清明。清明时节天朗气清,草木繁茂。

39、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40、“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41、谷雨:谷雨时气温、地温都已稳定升高,雨水增多,有利于五谷生长,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42、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L=闰年数,21世纪C=20世纪=

4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44、盛夏正式开始。天气开始炎热,暴雨暴雷多的时节。

45、霜降:九月十五前后(公历10月23-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初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46、小寒:是一年中温度已到严冬的节气,这时正值“三九”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进入严冬时期。

47、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48、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49、二十四节气的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分别是:

50、雨水: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冰消雪化,气温回升,湿度增大,雨水渐多。

51、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52、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53、秋分:八月十五前后(公历9月22-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54、  12月中的节气有大雪和冬至。进入大雪节气,天气越来越冷,伴随着降温的雨雪天气增多。顺便说一句,无论是“大雪”还是“小雪”,都不是天气预报中的大雪或小雪,它只是一个气候概念。有时,“大雪”节气中的雪还没有“小雪”节气中的大,在黄河中下游,有些年份雪量最大时却在春季“雨水”节气期间。  冬至是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之后,白昼开始逐渐变长。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身体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防病。冬至这一天,在北方有吃饺子、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在华南地区,则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人们对其非常重视,把它看得和“岁首”同等重要。

55、这个时节天气极为炎热。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暴雷,台风多发。

56、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57、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58、立春,二十四节气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59、秋分:秋分与春分这一天一样,太阳又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秋分这天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秋天。

60、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6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秋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62、版权声明:(图文源于网络资料整理,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谢谢!)

63、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64、白露:天气转为凉爽,昼夜温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65、  清明第三候:虹始见,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66、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67、冬至:与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时白昼最短,日照物影最长,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68、《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69、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70、清明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4月4-6日,而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71、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72、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73、惊蛰:蛰,藏的意思。动物入土冬眠叫入蛰,至第二年春雨后爬出,古时以为是被雷声震动,故叫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74、立春: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75、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76、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77、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7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79、清明: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三候:虹始见。

80、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81、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82、立夏:表示春去夏来,行将进入火势的夏天。此时万物生长愈加旺盛,欣欣向荣。田间治理日益繁忙。

83、惊蛰:蛰,藏的意思。动物入土冬眠叫入蛰,至第二年春雨后爬出,古时以为是被雷声震动,故叫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我国大部分地进入春耕季节。华中农说:“过了惊节,春耕不停歇”

84、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冷气薄,故凝而为雪,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开始下雪。

85、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节气到来之后就进入秋季的地区,一般来说还是要热上一段时间,才会慢慢的往秋季过度。

86、惊蛰:昆虫是藏的意义。惊蛰是指春雷惊醒蛰伏在土壤里冬眠的动物。

87、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88、大暑:这时正值“中伏”,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时期。

89、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90、霜降:《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表示泛博中原地区开始有霜。

91、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92、“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农历8月,正是公历9月的“白露”节,这时节,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如黄雀、椋鸟、柳莺、绣眼、沙锥、麦鸡,特别是大雁,便发出集体迁徙的信息,准备向南飞迁。起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风清之夜,好像给人传书送信——天气冷了,要收割的庄稼赶紧收吧,并备好寒衣,迎接“三秋”大忙季节的到来。

93、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