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33句精选)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1、总之,苏格拉底将知善、知德导向主体内求,一方面,展露出西方哲学史上自我实现的萌芽;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主体自由的原则。概括地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1、总之,苏格拉底将知善、知德导向主体内求,一方面,展露出西方哲学史上自我实现的萌芽;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主体自由的原则。概括地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有三个基本特点:第道德不是技能,它涉及人所以为人的原则问题,即人的意志合理不合理、应当不应当的原则问题。道德是为人所固有的,善恶的标准在人自己。第道德根源在人自己,因为善是内宿的而不是外在的,但苏格拉底同时又认为善是可知的,关于人的所向所背的知识是可教的,即启发人自觉地觉知到什么是人自己所固有的道理。既然人的善恶内在于每个人的精神本性中,那么,人就应该根据符合于人本身的东西还治于人本身。第道德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善、伦理、公正等规定是通过认识而由主体自己自由地建立起来的。人之所以自由,就在于人无求于外,就在于意识从自身中创造出真实的东西,而且也产生出作为目的的善。所以,道德为自得,人若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的人,便会在知德中得人,即在对自身的反省中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和自己的本质相符合,和自己的本质相符合的人就是自由。
2、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3、我们探讨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就是要使我们正确地认识教育思想中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科学地分析美德和 知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使任何一种美德都具备科学知识的基础。(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4、作者简介:赵猛,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5、有意参与讨论并担任主发言人的师友,请通过邮箱cuikyjlu@1com与负责人联系。
6、苏格拉底与他之前的希腊哲学相对立提出一个崭新的哲学原则,这个哲学原则把客观事物的真理归结到意识或主体的思维,从而使得希腊哲学从心向外求转向以心内求。在苏格拉底之前,自然哲学家大都是从世界的本原去说明事物的生成与存在,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火、原子等。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所主张的各式各样的本原,根本不能说明事物的原因,也不足以说明世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最后他在阿那克萨戈拉哲学中发现了真理的萌芽并深受启发。阿那克萨戈拉不仅提出种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还提出一个原则,即种子形成世界万物的动力是心灵。虽然阿那克萨戈拉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与存在时,仍没有完全摆脱自然哲学的遗迹,但是,他的哲学意义在于提出了心灵,考察了思想本身。在阿那克萨戈拉那里,“思想被表现为全能的概念,为支配一切特定事物与实存者的否定力量;它的运动就是消解一切的意识”苏格拉底吸纳了阿那克萨戈拉这个原则,即心灵是统治的、真实的和自身规定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此,他放弃某种感官,而求助于心灵,并在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在他看来,人在追求事物的真正原因与真理时,不能依据感官向外求证,而应反身内求以达存在之真理。苏格拉底认为以往的哲学家之所以没有把握存在的真理,其原因就在于前哲学家都是心向外求,总是力图从外在事物的存在中得到真理。实际上,哲学的基本原则是认识自己,复归自己,人的天职与目的、世界的终极目标与真理,以及一切自在自为的东西,都必须通过人自己才能达到,因此,真理就是“认识你自己”。
7、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美国的一些顶尖寄宿中学采取的“圆桌教学法”就来自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8、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9、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0、毫无疑问,苏格拉底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道德至上主义的创始人。他把善当作至高无上的宗教,强调人只应当认识什么是善,将知识与美德相等同,把感性、偏向、欲望等自然方面的诸种规定性都排除在善之外,由此既表现出其道德哲学的主知论倾向,同时也显露出主知论倾向的片面性。人拥有善、美德需要知识,善、美德不能没有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善、美德中的唯一要素,换言之,人的善、美德并非只是一个知识或识见,要使普遍的善获得实在性,使认识到的善和真转化为现实的美德,还需要心灵中非逻辑的感性方面的东西,即欲望、情感等意愿与其合二为一。对此,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美德的定义给予了如是批评:“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话说得比普罗泰戈拉好,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把美德当成一种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全部知识都与一种理由相结合,而理由只是存在于思维之中;因此他是把一切美德都放在识见(知识)里面。因此我们看到他抛弃了心灵的非逻辑的—感性的一方面,亦即欲望和习惯,而这也是属于美德的”黑格尔不仅称赞亚里士多德的批评是“一个很好的批评”,而且进一步补充道:苏格拉底在美德的定义中,恰恰遗漏了心情、欲望等我们称之为存在的环节,“如果善具有这种作为一般实在性的实在性,则善作为一般存在就是礼俗,或作为个别意识的实在性—就是欲望:因为欲望正是主观个别意志的一种特性”正因为如此,“知识就是美德”的定义,指向的只是精神回到自身中去的识见、意识的主观性,这个主观性既没有礼俗的实在性,也没有对个别人来说欲望、情感的实在性。
11、苏格拉底认为,道德行为需要选择,面对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快乐和痛苦,人们总是选择较大份量或程度的快乐,较小份量或程度的痛苦;当面对痛苦和快乐交叉的事情时,总选择快乐超过痛苦的事情而避免痛苦压倒快乐的事情。人们对快乐和痛苦作出选择时必须对它们加以衡量和测度,这种测度本身就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保证作出正确的选择,保证我们获得善的生活。因此恰恰是知识支配快乐和痛苦等情感,是知识构成美德的基础。这样,苏格拉底明确宣称,美德即知识。
12、虽然苏格拉底试图通过普遍定义的方法来寻找美德的本质,考察人的道德能力,但是他的每次讨论几乎最终都没有达到目的。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教师,能够授人以美德;他自认为无知,将自己称作“精神助产师”,利用其“助产术”引导人省察、认识自身。我们看到他在每次与别人讨论之前,心中并不是已有一个观念,而是通过他的辩证术反复究诘,除去人们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他最终所获得的直接的积极成果相当有限,几乎每一次对话都没有达到一个定论,当然也就无法给出“美德”的定义。这并不偶然,因为他自认为无知,无知自然就给不出什么知识(επιστημη),也不可能断言“美德即知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还知道,苏格拉底倡导人们去认识自己,但是认识自己并不是以已有的概念或观念来把握人。他强调的是“去认识”(γνωστζ),追问道德的本质,批判地考察人的道德能力,探讨人怎样才能成为有美德的人。至于“美德”本身——美德概念或者还包括一些纯粹的抽象的德性概念——是否是一门知识(επτστημη),是怎样的一门知识(επτστημη)和怎样成为一门知识(επιστημη)是苏格拉底所不关心、也没有专门去探讨的。因此,虽然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但是他所说的理性“不只是有后来康德所说的纯粹理性那种意义的理性,更重要的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理性,他将这种理性叫做‘神’。”(5,p.420)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对苏格拉底关于知识或理性认知(επιστημη)是美德的充分条件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和毫无根据的。正因为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γνωστζ)具有实践性和这种属性所依据的善的目的论的基础,我们就不难理解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一个人真正认识了自己,有了关于善和美德知识(γνωσιζ),他就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
13、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最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最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绝对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绝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最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14、最早的原生名字演变出后来的派生名字,名字的意义在历史中延续;而随着人对事物本性的重新认识,同一名字的意义也会改变
15、还有一个棘手的文本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较如实地记录苏格拉底言行的文献——主要是苏格拉底同时代人或稍晚些人的记载,如阿里斯托芬的戏剧、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会饮篇》以及柏拉图早期的一些著作③——都没有明确记载苏格拉底提出了这一命题,并按照我们今天的那种理解方式进行解释,反而是在反映柏拉图思想由早期的“苏格拉底时期”转向成熟时期的对话中,如《美诺篇》,这一命题才较为明确地在文本中出现呢?
16、小苏格拉底学派认为实践美德所需要的智慧并不来源于知识,知识并不能教人以美德,他们甚至否定知识的可能性。阿里斯底波在从师苏格拉底之前曾是一位比较出名的智者,他吸收智者学派重视感觉的观点,但是这种感觉并不是认知意义上的感觉,主要是指具有判断力的内在情感体验。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感觉对一事物对于他是好是坏进行判断,什么是善和美德也是根据这种感觉来判断的。他们认为我们不应该研究现实存在的事物,关于外界事物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他们肯定,精神情感(mentalaffections)可以为人所知,但它们所从出自的对象则否;他们放弃了研究自然,因为这种研究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11,p.136)他们否认数学、辩证法和物理学的价值,因为这些学问与善恶毫无关系。阿里斯底波常常讥讽数学家,他说即使木工与鞋匠尚且以“做得好”或“做得坏”来评定其工作,而数学家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何为善、何为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96a29-36)只有关于实践行为的原则的问题才为他们所重视研究。他们认为人们追求善是因为它的结果而不是它自身,这种结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即便如此,美德与知识、智慧也并无必然关系,某些美德甚至在愚蠢者身上亦能发现,而有智慧的人也会有痛苦和恐惧的情感,这些都是人的自然倾向。(12,p.230)犬儒学派的安提斯泰否认了通过对一事物进行定义来获得知识的可能性。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自身绝对同一的,我们无法通过任何方式以任何属性来对之作出完全正确的陈述,谓词所表达的内容与主词的含义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因此定义是不可能的。“他们说一事物是什么是不能进行定义的,所谓定义只是一组长的陈述,只能说明一事物像什么,例如银,他们认为谁都无法定义它是什么,只能说它像铅。”(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43b24-29)安提斯泰的教育也纯粹是实践性的,他没有任何成体系的理论。他说“美德是行为的事,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和学问;有智慧者是自我充足的,因为其他一切善都属于他。”(12,p.231)他之所以这样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从苏格拉底身上看到了美德的榜样,教授美德只需要通过这种行为和榜样,而不是论证和渊博的知识,获得美德只需要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力量,照苏格拉底的榜样行事就行了。
17、复归自己,反身内求,就是以思维的确定性,或自我意识为反思的对象,从而把握思维或意识是什么的规律性与普遍性,把握认识对象是什么的本质。两个问题的统一无非是:各种认知对象的本质不过是思维如何把握对象的规律性与普遍性,同时也是一个思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性。如上所述,自然哲学以心向外的结果是:一直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事物的本原或真理,而苏格拉底的反身内求则要求在对自我意识的复归中,摆脱意识的偶然性、任意性与特殊的主观性,既获得事物的真理性,又获得精神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在这里,认识对象的真理性是通过思维而建立起来的间接产物,因此,对象的真理性实际上是意识的主观性,然而,意识的特殊主观性作为精神的本性又在自身内部被克服,获得了自在自为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所以,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所说的意识与智者们所说的意识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建立和产生思维的同时,也产生和建立了一种并非建立的、自在自为的东西,即客观的东西,它超越利益和欲望的特殊性,是统治一切特殊事物的力量。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一方面,意识是主观的,是为思维的活动所建立的—这是自由的环节,主体优游于自身范围之内,这是精神的本性—;而另一方面,意识又是自在自为的客观的东西,并非外在的客观性,而是精神的普遍性。这就是真实的东西,用近代的术语说,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5)
18、根据苏格拉底的原则,善与道德不是从外面加于人的,善与道德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包含在人的精神本性之中。在他看来,尽管一切都始于外面,人只是好像在学习一切,其实外面的东西不过是精神发展的一种推动力。善与德性以及一切对人有价值、有效准的东西,都包含在人本身之内,都要从人本身中发展出来。这“正如圣经中所说的‘我肉中的肉,骨中的骨’一样,我以之为真理,为正当的东西,就是我精神中的精神”所以,人之德性,人之自由,就在于他无求于外,而诉之于内。诉之于内,必须是从作为共相的精神,从作为共相而活动的普遍精神,而不是从精神的欲望、兴趣、爱好、任性、目的、偏好等来汲取对人有价值、有效准的东西,后者虽然也是内在的,以自然的方式为人们所固有,但它与真正的、普遍的思维、概念、理性相比,则属于特殊的、偶然的成分。这样,反身内求的结果必然是:凡是普遍的精神、思维与理性不能提供证明的东西,对于人就没有效准,就不是真理。对此,黑格尔评价说:“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9)根据这个原则,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人,根据他的精神本性都必有所向、必有所指,即心有为其所希求的东西。人从本性上所希求的东西,对人讲就是善的,反之,为人的本性所排斥的就是恶的。在这个意义上,人心向背,世界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善,同时人在其向背中也是自己善恶的标准。人是人自己的善恶标准,但是这个善恶标准不是建筑在偶然的、特殊的主观性上,而是以普遍的、真实的精神本性,以作为万物统一体的理和道为基础,由此可见,他的伦理道德问题与其所主张的世界观是密切相关的。
19、从苏格拉底的精神实质,我们联想到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诚”意味着什么?孟子认为,人心具有把握“万物皆备于我”的道或理。这个道和理作为主观把握认知对象的规律性、普遍性,乃为人心所同然,即为人心所共有的东西。这个为人心所同然的理和道在《中庸》中叫作“诚”,“诚”意即真实无妄的实在性。人心中这个真实无妄的实在性,能表现真理的实在性。这样,“反身而诚”,就是要在认识事物、把握真理时,必须返回到自己,去考察人心的活动。因为认识对象、知识作为人心的产物,必然服从于人心的道和理,反身而诚就能把握人心的理和道。所以,孟子说如果人在行动时能按人心的道和理办事,能尽心,那么,在尽心之中就能知性,知道人心的道和理。道和理是一个主客统一性,那么知道了这个主客统一性,就可知天,知天地万物是怎么一回事。
20、*本文写作源于谢文郁教授2006年在山东大学开设的“古希腊的语言和哲学”的课堂讨论。感谢课上所有的讨论参予者。特别感谢谢文郁老师对本论文写作的悉心指导。
21、(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22、通过谈话问答寻求普遍性定义探究真理;在问答中不断揭露矛盾,使对方承认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引导其逐步认识真理,他喻称之为“助产术”;这种希腊原初意义的辩证法,注入了辩证理性(思想矛盾运动)和分析理性(逻辑分析精神)相结合的新含义
23、伦理道德的实在性首先是思维以人自身为对象的一种自我意识的实在性,这样,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意识的实在性,最初它必然是认识和知识。因此,在西方伦理道德哲学的发展史上,一开始所出现的伦理派别必然把伦理道德问题归结为知识的问题。苏格拉底,一位被黑格尔称为“不仅是哲学史中极其重要的人物—古代哲学中最饶有趣味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人物”苏格拉底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赞誉,不仅在于他所追求与坚持的哲学原则改变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方向,从而造成了精神本身的一个主要转折点—个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确证并取代了神谕,而且还在于他把伦理学纳入到哲学,明确提出“美德就是知识”,成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中“主知论”的创始人。
24、②关于ειδoζ或ιδεα的翻译国内有不同意见,本文采纳希腊哲学史专家谢文郁先生的译法,将其译作“理型”。
25、(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69页。
26、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7、 苏格拉底对于“人”是什么作了如下回答:
28、苏格拉底:“美德”与“知识”(γνωσιζ)
29、再次,善是使事物有益的原因。苏格拉底认为,善是有益的有用的。比如他说,神正是为了有益的目的将眼、耳、鼻以至理性、智慧灵魂给予人,他还说:“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关于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事实上,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agathon,本来就有好、 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英文译为good,中文译为善。但是,苏格拉底说善是有益的时,绝不是把一切有益有用的东西都当作善的纯功利主义的。相反,他认为,善之所以为善,是使事物成为有益和有利的原因,并不是事物的有益和有利就是它们成为善的原因。他反对一般人的为满足个人的情感和欲望需要的功利观,认为这种利益是表面的、短暂变化的,不是真正的利益。他要求人们辨别和追求真正的最高的利益,这种真正的利益是对灵魂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对肉体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即其他一切有益的原因,是善本身。因而在苏格拉底这里,善又是一种和知识、真理、美相一致的功利。
30、(11)(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M).马永翔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
31、人不仅要在“破我执”中,摆脱我与他人的对立,而且还要进一步摆脱我与他物的对立,明确我与他物的统一性。据说人是万物统一体的一部分,人生存的道和理与万物的道和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这个关联表现为人在认识天地万物的道与理中认识自己的存在真理,达到物我一体的意识境界,以此为原则,实现人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也即实现人自己的伦理道德规定。所以,人必须摆脱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人与自然的统才可以使人摆脱物我之私。摆脱物我之私,就是放弃以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待物,超越人与他物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曾说:“如果主观的东西是与客观相对立的,是个别的东西,则它就是偶然的,任意的,无规律的。”因而主观自身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主观自身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就在于这个主体自我是普遍的“我”,是善。善自身既不受现实的限制,也不受个人情感、欲望的限制,同样也不受思辨理性的限制。善作为普遍的本质是每个主体的目的,也是世界的最终目的。人正是通过认识善,摆脱了它的特殊的主观性,摆脱了它的偶然性、任意性,也摆脱了物我之私,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存在。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作为一种人生观是紧密地和它的世界观相联的,虽然他在世界观上很少发挥,并且还停留在抽象的基础上未把它具体化,但是这个抽象的思想却为欧洲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尤其为主知论的道德至上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32、 苏格拉底。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