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王守仁主要思想(90句精选)

王守仁主要思想(90句精选)

王守仁主要思想 1、王阳明打小读的就是程朱理学,是朱熹的铁杆粉丝。 2、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 3、但是通过“知”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了,有些行

王守仁主要思想

1、王阳明打小读的就是程朱理学,是朱熹的铁杆粉丝。

2、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

3、但是通过“知”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了,有些行为是善行,有些则是恶行。这种“知”称之为良知,而光有良知只能算是“知”。只有在行为上真正的为善去恶才是真正遵循格物的。

4、可惜明朝阴差阳错的被清朝灭亡,让中国人的思想再一次被压制了300年。然而思想一旦打开,就无法永远压制,清灭后无论在朝在野,感受了中西方发展的巨大差异,自然都开始反思,也不约而同的都对阳明学说极为推崇。

5、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6、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7、   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先祖据传可上溯至王羲之),天赋异禀。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主要思想)。

8、他对《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一语,作了与朱熹很不相同的解释。他说:(王守仁主要思想)。

9、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10、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来自陆九渊的说法,经过他自己的补充,成了完整的心学体系。

11、看到没,他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平凡杠精,除了有挑战世俗的勇气,还很讲究格局。

12、从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这种变化的意义,不言自明。

13、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与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14、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15、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16、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从睡梦中跳起来,欢呼雀跃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荒芜的龙场,给了哲学家心性的自由,成了王阳明“运思”的天堂。

17、王阳明有个学生,家里穷,但一心想孝顺父母。咋孝顺呢?考状元升官发财呗!于是这个学生疯狂读书,结果疯着疯着就病倒了!

18、王阳明从小接受程朱“理学”教育。他对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深信不疑,希望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静心思考,以得到所谓的“天理”。

19、这一杠不仅杠得意想不到,还杠到了灵魂深处。

20、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

21、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22、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23、他的心学思想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4、同样的道理,仁、义、礼、智、信这些天理,也在我们内心。

2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26、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如果我们将其中“万化根源总在心”一句改为“万化根源在良知”,也许更能揭示阳明心学的本质特色吧!

27、总之,天生杠精的小王,不是在抬杠的路上,就是在寻找杠点的路上……

28、不论是儒家强调“正心诚意”才能”治国平天下“,强调“慎独”和问心无愧,还是禅宗强调“菩提自向心觅”,以及道教强调的“道法自然”。均无一例外的以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圆融统一为最终目标。

29、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

30、王阳明之所以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是因为他明白,人的行为往往依靠着两种动力驱动。一个是自己了解和知道的正确方式,另外一个是趋向对自己好的一个方面。

31、   订立门人弟子知行合一的宗旨之后,王阳明及其弟子的学问日进,逐渐在求于心,迖于事的理路上走向成熟。王阳明总结成圣学问所得,意识到关键在于“诚意“二字,因而将《大学》宗旨从朱子的”格物“扭转到”诚意“上来,更偏向于《中庸》。

32、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

33、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34、  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阳明虽然与朱陆有差异,他也想折衷朱陆,会通佛老。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东西。它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35、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总会格物失败,不是姿势不对,也不是智商不够——

36、王阳明在这里论说的“亲民”说有三层意思:一是爱民保民。王阳明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如保赤子”,就是说,应像君子尊贤爱亲那样爱护人民,应像父母爱护婴儿那样爱护人民。二是顺应民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评判是否有资格充当“民之父母”的标准,就在于他能否以人民之好恶为好恶,是否以顺应民心为依归。三是安民富民。王阳明解释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涵义时说,“‘修己’便是‘明明徳’,‘安百姓’便是‘亲民’。”所谓“安百姓”,就是保持社会稳定,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起来。这是孔子的理想,也是王阳明的理想。王阳明除了在《传习录》首段通过讲解《大学》之道三纲领而表达其“亲民”思想之外,在《传习录》和其他文章里也多有论述,其所论亲民思想内容主要有两点:第认为“亲民”的核心道德是“仁”。第论证了“亲民”与为政、为学的关系及其与良知的关系。

37、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38、只有你看见了它,才会打心底觉得,哎呀呀,花花好美啊!我也要花花!

39、于是他开始琢磨,是自己智商不够,还是姿势不对?

40、第“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但主要是指道德心。如他所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41、从佛教到禅宗再到阳明的“致良知”,完成了中国本土文化宗教式的改良。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中国宗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神不在外面,不是客体,而是在心中,在心内与身外的圆融统一中。

42、(良知:就是天赋的道德观念。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两大特点:良知与生俱来,永远存在;良知能知是非善恶。)

43、朱熹看熊孩子玩耍,格出时间不等人,要珍惜时间。

44、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等等。

45、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

46、    王阳明思想上的转折点就是“龙场悟道”。王阳明在龙场,带着不少随从。王阳明是一名学者,自有在艰苦环境中坦然处之的涵养。但是,他的随从们却一个个病倒了。王阳明被迫自己打柴担水,做稀饭给随从们吃。他又担心他们心情抑郁,便和他们一起朗诵诗歌,唱唱家乡的曲子。惟有这样,随从们才能稍稍忘记当时的处境。

47、他说的良知不是针对某个阶层说的,这就肯定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并且肯定了人主观能动性的意义,并且正是阳明这种向内寻找的思路,肯定了我们作为个人存在于集体中的意义。所以他的哲学是关注存在状态中具体的每个个人的哲学(内圣学)。

48、这件事对王阳明打击很大,他想:一株竹子就让自己思索了七天,依然没有什么结果。自然界事物千千万,自己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逐一思索?他开始对朱熹的理论产生怀疑——“天理”岂是“格”尽天下事物就可以得到的?王阳明心中充满了困惑与彷徨,他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知人生的真谛。

49、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50、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

51、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52、朱熹认为,生而为人,就要懂理,要懂天理就要不断格物。

53、话说当时浙江片区,有户富贵人家姓王,老王的老婆怀孕了,但怀胎十个月没生、十一个月没生……十四个月……

54、   与之相适应,王阳明早年深受正统朱学的影响,因此致力于格物穷理之事,便求天下之理。有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加上勤奋读书的深思劳顿,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意识到自己以及当时许多儒士深受朱子支离破碎之害。

55、王守仁思想中包含着某些促进思想解放的因素,为中国近代康有为和梁启超所注意,受到熊十力的推崇。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在明中叶以后传到日本,并成为显学,后来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思想界,对日本的革新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57、朱熹之所以格出要珍惜光阴,是因为朱老师老了,感受到时光的重要性。

58、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59、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万化根源总在心”、“万化根源在良知”。

60、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61、“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62、既然人心就是天理,那大家就都是圣人,是不是啥也不用做了呢?

63、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

64、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谪贬贵州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65、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处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心外无物”,所有没有映射到我们心中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要去私欲,唯有“求诸于心”,只要让那些私欲不要进入、干扰我们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只有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才对我们有价值。

66、   王阳明顿悟“求理于吾心“的宗旨之后,结合自己的学问事功所思所得,为了避免空疏浮泛的误解,因而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即是主张实学实事学问相辅相成,”格于事,求之于心“。为了达到内外合一的无欺无爱的赤子之心,王阳明要求弟子时常静坐反省,克制私欲,以求”存天理去人欲“,达到赤子之心。此时的王阳明开始广泛讲学,从游者甚众,名声日隆,静坐、聚会讲学也成了这一派的特点。

67、    当然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我们会员都听说过“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

68、王守仁哲学力图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与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将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他的思想流行达 150年之久,形成了阳明学派。但王守仁忽略客观的知识,只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在道德规范的形成上,又忽略了历史条件的决定作用。他有些弟子更产生了“虚玄而荡,情识而肆”的弊病,即任性废学,一切解脱。一些学者把这些流弊视为明朝灭亡的原因。

69、   他原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先后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70、知道自己不知道,就立马行动跑来问,这就叫知行合一。

71、   “知行合一”思想理论是由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提出。

72、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

73、王阳明也没想到,为了成为圣人,有朝一日竟然不得不杠自己的偶像。

74、总之,我们想做什么,其实都是内心决定的,所以想做就做,如果是对的事情,知道了却不做就是耍流氓,说白了就是:

75、   王阳明小学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即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就已经立下成圣之志。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15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

76、到了陆九渊心学是理学之“心即理”派,是“心”本体论。

77、朱熹的目标是教大家成为圣人,而王阳明的人生目标呢?

78、七天后王阳明什么都没格出来不说,还把自己格倒了!

79、一个神仙脚踩七色祥云,给她送来一个大胖小子。

80、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81、《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82、致良知(价值归宿)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83、从此以后,小王就开始怀疑,格物这事儿究竟靠不靠谱?

84、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85、这明显不利于专制统治者管理百姓,所以很不受他们待见。

86、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87、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著有《孔孟荀哲学》、《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墨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宋明理学》(北宋篇、南宋篇)、《王阳明哲学》、《新儒家的精神方向》等书。

88、王守仁尖锐地批评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对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89、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