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真实原因(109句精选)
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真实原因 1、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避难奔狄,一帮人历尽了艰难困苦,吃了不少苦头。此后,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辗转周折,备历艰难险阻。有
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真实原因
1、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避难奔狄,一帮人历尽了艰难困苦,吃了不少苦头。此后,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辗转周折,备历艰难险阻。有一次,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也成就了他的忠义之名,史称“割股奉君”。
2、重耳、夷吾在都城听到风声,知道大祸临头,就从师庄(今赵康村)骑马逃走。献公听说重耳逃离师庄后,勃然大怒,立即派大将勃提追赶捉拿。丑姑姑在岭上看见公子重耳被人追杀,不由豪气顿生,手持三股猎叉拦住追赶之人,昏天黑地地大战起来。直到重耳脱身逃远,丑姑姑才抽身钻进她熟悉的深山老林。
3、小编近日就听到一个关于清明节来历的故事,与你分享:
4、意思是说介子推认为晋文公能做晋君是天意,如果向晋君邀功请赏是与上天争功,是不义的盗贼。介子推耻于这么做,于是他带母亲隐居到山中,一直到老死。晋文公没有在山里找到介子推,就把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封给介子推了。《左传》中没有记载介子推割肉奉君和烧山而死的事。
5、介子推:生于山西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真实原因)。
6、 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向田夫乞讨,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重耳快饿晕了,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煮成汤给重耳吃。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7、在渡河的时候,狐偃开始变相邀功。介子推听了之后,就直言重耳登上君位是天意,跟你狐偃又有多大关系呢?我们可以得知,介子推对狐偃居功邀赏,尤其是变相邀赏是极为反感的,甚至直言羞于之为伍。这话是非常伤和气的,以重耳的身份,估计也难以容忍介子推。但至少可以看出介子推是一个清高、刚直和不畏权贵的人。
8、感恩节,在中国就是清明节,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更应该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人。希望清明节对于你,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9、虽然“介子推割肉救晋文公,后来被大火烧死”这件事是虚构的,不是清明节的来历,但清明节的来历离不开“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国的清明节对感恩,好像专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却没有对活着的,对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
10、介子推的故事有多个版本,根据古籍、民间传说综合而成,大概说法差不多,应该是基本真实的。当然也有个别质疑的。
11、这首诗是这样的:“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据说是因为介子推的邻居解张看到这首诗后,为介子推打抱不平。晚上的时候,悄悄把介子推写的这首诗,用箭射到城门上,让重耳知道。不求功名,想要隐居,那就得远远地躲起来。还要写诗发牢骚,那肯定就是心里面有不平。这样一看,就感觉介子推实在是在作秀了。
12、现代日本还流行木屐,这是因为日本文化源自隋唐时期,日本木屐的名字来自中古音“屐屉”。周边国家在引进汉文化后,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外,还保留和继承了我们先人的不少生活习惯和习俗,可以作为研究参考。因此不少人评价,要看中国隋唐时期文化去日本,要看宋明文化去韩国。
13、介之推认为,重耳之得以回国立为晋君,乃是天意,而赵衰、魏武子等人“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而竟获得封赏,这是“上(指晋文公)下(指赵衰等人)相蒙”,对于这样的君臣,是很难与他们和谐相处的。可见所谓“羞之”,也就是羞于与这些人为伍。故归隐绵山,至死不出。
14、汾阳岭位居襄汾县汾城镇南10里处,古名汾阴山。下了这个长度足有2里地的大坡,就是赵氏孤儿赵盾的故里东汾阳村。
15、生态语文第84期(画说语文)哦,菲律宾!(上)
16、绵上(介山)地理位置图(选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
17、骊姬说:“既然如此,不如跟我走罢,我是骊戎国郡主,来晋国和亲。我可保你享受荣华富贵。”
18、今俗放火张罗,其遗教者。汉之俗间,在上放火,于下张罗承之,以取禽兽,是《周礼》之遗教,则知周时亦上放火、下张罗也。
19、介子推鄙视其他人的故作姿态、实为讨赏,于是主动远离他们自求清高。
20、绿衣女子回答:“奴姓鲁名有容,人称丑姑姑,遵云光大师之命,就在这汾阳岭开店,为行人驱逐猛兽。”
21、介子推被“燔死”的故事出现很早,并长期传承下来。如最早记载介子推被烧死的文字,出于《离骚》、《庄子》等先秦典籍之中。
22、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23、 之后,清明前后寒食、扫墓祭祀活动流行开来,绵延至今2500余年。
24、坚贞清高、个性独立。介子推鄙视其他人的故作姿态、实为讨赏,于是主动远离他们自求清高。
25、为了表明自己对重耳的忠心,他宁可带着老母亲活活被烧死也不愿下山。
26、介子推作为古代人,有着朴素的唯心封建“天命观”,认为晋文公有老天保佑,当国君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做的只是臣子的的本分,类似于“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思想,不居功更不自傲,功成身退。于是逃赏。
27、几位皇子被迫逃亡,介子推作为重耳的护卫,也是保护着重耳走上了逃亡之路,逃亡的路上充满了艰辛。一路风餐露宿,经常要忍饥挨饿,在逃到卫国的时候,身边的盘缠都用没了,介子推和重耳两个人便去讨饭。可当时百姓的生活也非常的困苦,两个人什么也没有要到,重耳已经饿得头晕眼花,在这危急时刻,介子推用刀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喂给了重耳,度过了这一劫难。
28、这就是人情事理。据此,我以为介休绵山不可能成为介子推的隐地和殉地。理由如下:
29、资料记载晋文公便亲带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希望介子推从没烧的一面出来。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
30、写清明的诗数不胜数,宋代黄庭坚的一首《清明》诗:“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中就化用了介子推的故事。
31、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浪在外,过着饥寒交迫,胆战心惊的日子。这天,重耳行至卫国,随从中一个名叫头须的随从不想再跟着重耳受苦,偷了重耳的所有粮食逃走了。重耳吃不上饭,饿得快要死了,这时候,他的另一个随从介子推用非常特别的方式救了他。
32、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年》)
33、人们公认:介子推品质高贵,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施恩不图报”的榜样和典型。然而我觉得,这件事并不能这样看,这样看太肤浅了。
34、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35、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36、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赏赐,带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中,重耳派人上山去请介子推下山享受荣华富贵,介子推明确拒绝。
37、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叶剑英
38、介子推知道自己的逃赏举动让其他功臣和晋文公尴尬甚至记恨,这也是他主动逃赏的进一步动机之一。
39、然而,古人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滥用火种、擅兴山林之火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经学家郑玄就曾指出:“火田为燎,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宁有能灭息之者?”因此,先秦时期也开始出现了相关“火禁”的制度及立法,对于用火的时间及地点进行了种种规定与限制。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古代文献中的所谓“禁火”,更多地是指“火田之禁”。如清代学者方苞对于先秦时期的火禁制度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40、3年后,刘邦战胜项羽,创立了西汉王朝,丁公找到刘邦,讨要封赏。可是,刘邦却杀了丁公,理由是,丁公当年放走他,就是对项羽的不忠,不忠的人,不能要。这个理由是不是很混账?人家要是忠于项羽,你早就没命了,可见刘邦这样的人,你就算救过他的命,你也千万别想着他报恩。
41、由田猎习俗而衍化出的军事制度,则是更不容忽视的特征与趋势。如《通典》有“天子诸侯四时田猎”条目,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田猎制度的早期发展状况:
42、当地还有许多与介子推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具有原发性、原始性、单一性的特点;同时,当地的一些民俗活动也与介子推有关。
43、晋文公出猎,前驱曰:“前有大蛇,高如堤,阻道,竟之。”文公曰:“寡人闻之,诸侯梦恶则修德,大夫梦恶则修官,士梦恶则修身,如是而祸不至矣。今寡人有过,天以戒寡人。”还车而反。前驱曰:“臣闻之,喜者无赏,怒者无刑,今祸福已在前矣,不可变,何不遂驱之?”文公曰:“不然。夫神不胜道,而妖亦不胜德,祸福未发,犹可化也。”还车反宿斋三日请于庙曰:“孤少牺不肥,币不厚,罪一也;孤好弋猎,无度数,罪二也;孤多赋敛,重刑罚,罪三也;请自今以来者,关市无征,泽梁无赋敛。赦罪人,旧田半税,新田不税。行此令未半旬,守蛇吏梦天帝杀蛇,曰:何故当圣君道为?而罪当死。发梦视蛇,臭腐矣。谒之,文公曰:然。夫神果不胜道,而妖亦不胜德,柰何?其无究理而任天也,应之以德而已。
44、 (答案)(1)一般人的感情是,如果讨厌它必定会戒除它,那些沉溺其中而不知错误的人,是因为都被自己所仰慕的人改变。
45、这件事,我觉得很值得怀疑。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医疗技术是非常差的。就算是医生,常常都对大面积的伤口破损,束手无策。根本的原因是古代没有消炎药。当出现巨大伤口的时候,为了防止化脓,有时甚至需要把烙铁烧红,强行烙伤口,以此消炎。
46、据《左传》记载,推(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47、身为重耳随行贤士的介子推,他在重耳在外流亡途中一直紧随其左右,并不因重耳落魄而另寻他主。流亡途中,重耳一度因没钱买吃的险些饿晕过去。介子推见状便偷偷割下自己的腿肉给重耳吃,事后得知真相的重耳因此对介子推倍为感激。公元前636年,重耳终于得以重返晋国。在他返回晋国并当上晋国国君的这个过程中,介子推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48、天下固有迹高而心卑,形清而神浊者矣,如推之徒是也。聚争名者于朝,聚争利者于市。山之巅、水之涯,忽遇如推者,焉非不萧然可喜也?怨心内积,则林麓未必非幽絷之网,涧溪未必非忿激之声也,吾未见此之果胜彼也。
49、丑姑姑悉心照料姜后,深得姜后的喜爱。姜后遂做主将丑姑姑和后来赶来的姜后娘家侄儿、齐国的世子姜兴邦撮合成婚。
50、从介子推说,他既是临晋(今临猗县西部)人,临晋在今万荣县南边,他要到晋国都城去,晋国都城在东北方向,因此他必须经过原万泉县东乡,也就是从孤山到介山之间一带,是他必经之地。这一条路线他走过多回,对这一带是非常熟悉的。介子推到介山这个土岭隐藏,不仅方便,而且合情合理。
51、不难看出,在古今学者的相关研究论断中,“改火说”及“禁火说”是一种主导性的说法,或是可以说,不管赞成与否,“改火说”或“禁火说”其实已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一种压倒性的解释或共识,得到了大多数学者们的赞同与附和。在一系列关于“改火说”或“禁火说”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们提交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笔者以为:在这种状况下,“改火说”或“禁火说”本身究竟是对是错,已然变成一个次要问题,而这类说法所涉及的丰富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信息,更加值得关注。这应该是寒食节文化给予后人的一大贡献。
52、早年的重耳因为遭到了父亲晋献公,兄弟晋惠公的追杀,经常过着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日子。有一天,重耳逃到了卫国,当时有一个叫做里凫须的人偷光了重耳所有的粮食,重耳因为没有了食物来源,饥寒交迫,不得不向农夫百姓们乞讨。
53、骊姬刚才见过她力战猛虎的矫健身手,此刻又听她说话如此侠肝义胆,居然一下子从内心里喜欢起了这个丑女子。
54、唐人李涪在《刊误》一书中引述以上文字出现了错误,“季春出火,为禁火。”庞朴先生指出了这一点,应当是“季春出火,为焚也。”“出火”即为田猎活动的开始,而“焚”就是指“焚莱为猎”。
55、庄子的《庄子盗跖》说:“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庄子算是最早记载介子推割肉奉君和烧山而死的事了,他说晋文公忘恩负义,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于是非常愤怒的离开了,最后介子推抱着树被烧死了。《庄子》是一本寓言故事书,借寓言阐述道家要旨,是不能当历史书看的,历史参考价值不高,所以,不足采证。
56、于是,崇尚高洁,懂得自尊自责、悔过、感恩的道德追求,就成了寒食节的深层蕴涵,祭奠逝者也便成这一节日的主要习俗。但后来,寒时节渐渐消失,扫墓的习俗便归到了清明节中。
57、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明了自己艰难的民族,明白恩惠的个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
58、在万泉有个传说,是介子推的灵神救光武帝,简述如下:
59、稍后于司马迁的刘向,在《新序》和《列仙传》中都写到介子推。
60、阿铁老师认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之一。各个学校应利用这一节日,加强对孩子们进行有关生死、感恩、悔过和责任的教育。每当听到有学生因为诸如考试失利等原因就轻生的消息,阿铁老师便十分痛心,也深感作为语文老师责任重大。
61、马上清明节了,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扫墓,但是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62、据考古发现,人们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习惯,在浙江宁波发掘出的木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只不过古时人们多穿平底鞋或靴,用皮、草、麻做平底鞋的叫履,木头的叫木屐,并且底部有两齿,可以减少和路面接触,便捷卫生。穿木屐在汉代一直到唐朝都比较盛行,如《后汉书.五行志》:“延熹中,京师长者皆着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彩为系。”,指出汉朝木屐流行之广。
63、也有人认为高跟鞋的起源是中世纪欧洲,人们为了骑马方便,因此给马靴设计的高跟,这样鞋跟可以仅仅贴着马镫,便于用力。还有人说那时候地面较脏,设计高跟是为了显得清洁。总之,一切说法都是认为高跟鞋起源于欧洲,后来得以逐渐流行世界。
64、后来重耳终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当上了国君。他给了当时忠心耿耿陪在自己身边的部下每人都非常丰厚的赏赐,但是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有人提醒晋文公说他还没赏赐介子推,晋文公想起这件事情之后觉得非常的后悔,认为自己很对不起介子推。
65、据史籍记载,2700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树木高大,遮天蔽日。森林内外,野草丛生,人烟稀少,野兽常常出没其间,不时还会有猛虎伤人事件发生。因此,这条直通晋国都城故绛(即今赵康古城遗址)的南北大道,几乎无人敢单独行走。
66、根据从以上材料可看出,介子推精神主要表现为:
67、阿铁老师清明去扫墓,举头看,但见三五喜鹤飞于树梢。远处青山逶迤,似长龙盘卧山上。风水先生说这里大吉。为老墓祭扫的人说说笑笑,为新墓祭扫的人哭哭啼啼。令人不禁想起宋代诗人高卿菊的《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68、推若果以从亡之臣为不当赏,则狐、赵从亡之臣也,己亦从亡之臣也,其不赏,均也。文公之赏狐、赵,固滥而可责也。赏者为滥,则不赏者乃理之常也。是文公失之于狐、赵,而得之于我。君待我以常,我自安其常,怨何为而生?身何为而隐乎?是非无两立之理。赏者是,则不赏者非;赏者非,则不赏者是。今推既咎文公之滥赏,又怨文公之不赏,此近于人情乎?吾是以知推之言,特借理而逞怨也。
69、在风餐露宿的日子里,重耳常常吃不饱穿不暖。然后在介子推有一天出门给重耳寻找食物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找到,于是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自己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吃完之后,得知这是介子推的肉,非常感动。当场许诺等自己有朝一日如果能当上国君的话,一定会给介子推重赏。
70、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上古历史上,田猎制度还演化为一种重要军政制度。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殷周以来,中国先民业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田猎文化。而田猎活动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追寻以及捕获山野之中的禽兽。“在殷周宗法时代,狩猎具有三重目的:一是通过田猎来‘简集士众’,讲武习兵;二是获取猎物来供应宗庙祭祀和衣食宴飨之所需;三是驱兽护苗,为民除害。”先秦时代的诸侯定期开展大规模“田猎”活动。正如《礼记·王制》记云:
71、《庄子·盗跖》《楚辞·九章·惜往日》《韩非子·用人》《吕氏春秋·介立(一作“立意”)》均有相关记述。
72、介子推是重耳的仆人,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当时关于王位的竞争非常激烈,晋献公一怒之下将几个儿子全部流放,重耳是其中一位。由于当时出行的非常匆忙,重耳只携带了一点干粮和盘缠,很快便弹尽粮绝,几个人饥寒交迫,重耳之前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从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几天下来已经饿得神志不清,有性命之忧。
73、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介子推已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死前,还在衣襟上留下一首血写的诗歌:
74、这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
75、再来看这两首写清明的诗,哪里还有悲伤的情调啊?
76、晋文公看过之后,终于想起了与他共患难,对他曾有救命之恩的介子推,晋文公羞愧的亲赴深山去寻找介子推,请他出来共享荣华富贵。介子推却已看透世事,只愿深山隐居因此避而不见。
77、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78、史书中没有记载《庄子》中的故事,很有可能这件事并不是故事中那样曲折纠结的,而所谓的介子推抱着书站着被烧死的事情,其他古书中记载这是一个叫'鲍焦'的人的事情,和介子推并没有什么关系。
79、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
80、这里最值得一说的是文种,为了勾践,文种可谓殚思竭虑,拼了老命。《史记》记载,文种献上“伐吴七术”(有的典籍称伐吴九术),先是奉上美人西施,让吴王夫差陷于酒色中,再是离间吴国君臣,让夫差处死丞相伍子胥,最后一举灭吴,历经21年而复国。
81、《史记·晋世家》记载最详,以上所记,大都收入。在介子推偕老母隐入山中以后,《晋世家》说:“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82、田猎,或称“畋猎”,田字通“佃”,或“畋”,或“畑”,不仅是一种中国上古时期的特殊狩猎方式,而且曾经是前农业时代一种有典型意义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者认为:“狩猎与‘田’字相联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浓缩历史的造字过程。原来当初的“焚林”,目的只是为了狩猎,后来发现焚烧过的土地,其新生的植物,又嫩又好吃,会招引许多食草动物来吃食,更便于打猎。于是,人们逐渐积累起经验,有意识地放火,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很会吸引动物的植物,进行种植。而其中一些植物的种子,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人亦可以采食,于是,原来焚烧是为了招引野兽的,这时变成也是为了采食这些植物的种子,这就是种植业迈出的很自然的第一步。”
83、《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搜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晋侯教其民大搜,以示之礼。文(公)六年,搜于夷舍,二军改搜于董,易中军。襄(公)十三年,搜于绵上,治兵,使士匄将中军。
84、《左传》是最早记述介子推故事的文献,成书于故事发生后的200年左右(公元前440年左右)。左传《僖公·僖公二十四年》记载:
85、从自全名节、洁身自好的角度说,介之推确实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清高之士的一个典型。我国古代相传至今的寒食节——清明前一日禁火,有一种说法认为即是为纪念介之推被焚而设,足见介之推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至于文公的封赏,从历史记载看来,大体上是做到了论功行赏且是甚得民心的,故《史记》说:“晋人闻之,皆说(悦)。”介之推全盘否定文公的封赏,并由此而宁死也不愿为其效力,平心而论,其看法与做法都是过于偏激、并不可取的。
86、昔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不厌忠信;战阵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讹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一时之权,而先万世之利也哉?
87、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说:“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语焉不详。有人认为其中“枯”字表示“焚身而骨枯”,也有人认为“枯”字应该表示“干瘦憔悴”。无论何解,都不能证明是晋文公放火烧死了介子推,更没有提介子推割肉奉君之事。
88、之后,文种继续在勾践手下做事,当丞相。按理,勾践应该善待文种,让其一生都风风光光,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文种被勾践赐死,自杀了。
89、贾思勰在这里不仅提到了历史故事,而且指出“于今介山林木遥望尽黑,如火烧状,又有抱树之形。”即加入了亲身观察的实证资料,十分珍贵。
90、介子推在重耳即将登上大宝的时候,携母离开,归隐山林。重耳成为晋君后,大行分赏,却独忘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才寻找介子推,意欲补偿。得知介子推隐居山林,不肯出山,就用烧山的法子逼迫介子推出来。结果介子推和老母活活被烧死也没现身。晋文公很后悔,就设立了“寒食节”来纪念他。于是介子推就留下了忠孝节义的美名。
91、如前文所述,学者们在追述“改火”与“禁火”制度时,似乎直接与人们日常生活用火问题相关,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先秦时期的“火禁”制度,正是与“火田”及田猎制度相关,而非一般的民间生活用火问题。如宋人陈祥道在《礼书》中对于先秦时期的“火田”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说明:
92、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从皇子变为四处流窜的流浪汉,介子推以为重耳有德,是以追随其左右,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屡屡受到诸国王公大臣调戏。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93、(据说晋文公非常痛心,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题了上面这首血诗。其中“清明”二字成为晋文公的座右铭,当他第二年复看柳树,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94、于是晋文公晓谕天下,把绵山改为介山,建立祠堂,把放火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他领着群臣,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老柳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95、这些记载连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96、后六句为此歌的后一部分,说重耳返晋,即位后的事。歌中以龙施露雨于四蛇,喻指五贤士中四人得其封赏;羞于封赏而槁死于中野的“一蛇”,则是指介之推。按之《史记》与《左传》,介之推都不在五人之中;这是先秦系统的《龙蛇歌》与史书记载的一点重大差别。至于介之推“羞之”的原因,《左传》与《史记》中都是说得很清楚的。
97、推,高士也。未易以凡心窥、利心量也。事固有外似而中实相远者,安知推之果出于怨也?以怨断推之罪,非吾之言也,乃推之言也,非推之言也,推母之言也。推自谓:“既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亦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母子之间,真实底蕴,举皆披露,推安所逃情乎?
98、三者,还有一个问题,卫聚贤先生提到了,就是那个时候,界休(当时实际叫邬,界休是其后的名字)是不是属于晋国?即使属于晋国,晋文公的统治能力能不能够达到?都需要认真研究。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是家族势力膨胀的结果,这个时候,晋国的几个大的家族已经兴起,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界休一带属于赵家的势力范围,后来成了赵国。
99、丑姑姑到晋都后,跟随在骊姬身边,算是骊姬的一个贴身保镖。她目睹了晋国“骊姬之乱”的整个过程:骊姬设毒计活活逼死申生,又唆使晋献公将姜后娘娘投入监狱,欲杀之而后快。丑姑姑鲁有容深恨骊姬蛇蝎心肠,遂使巧计同介子推一同将姜后救到了汾阳岭藏匿起来。
100、这“人生有酒须当醉”,说消极此是及时行乐,说积极些就是活在当下吧!好好珍惜和亲人在一些的日子,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101、晋文公“春秋五霸”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不能说他是昏君,一时忘记赏赐也是人之常情,逃了十九年才回家,很多事要做的。再说了人家过后记起来了也马上就知错能改了呀。
102、话说晋文公执掌晋国大位后,分封“从龙”之臣,却忘掉了割肉救他的介子推。介子推也因此看透人情冷暖,知道世人大多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于是带着母亲隐居深山不出。晋文公对此毫无所知,直到有良臣以诗进谏于他:“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103、虽然如此,盗跖的风范不能使后人迷误,而伯夷的风范反而可以使后人迷误。一般人的感情是,如果讨厌它必定会戒除它,那些沉溺其中而不知错误的人,是因为都被自己所仰慕的人改变。介子推责备各位大臣贪恋功劳,他的话未必是错的,他的话的出发点却是错误的。假使晋文公给他厚禄,介子推把这话作为推辞俸禄的话,虽然不是很合理,他还不失为狷介的人。介子推的话不是在俸禄颁发之前,而是等到自己没有得到俸禄的时候才说的。我本来就怀疑介子推不是立足于道理,而是立足于怨恨。
104、而且就一直隐居到去世,后来重耳再去派人寻找介子推的时候,无奈故人已去,就把绵上作为他的祭田,
105、另外,从晋文公没有分赏介子推一事来看,介子推很可能在重耳的集团里并不那么重要,而且史料里也没有介子推出谋划策的蛛丝马迹,唯独一些小说写了一些端水泡茶的事。因此介子推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可能就是一个不离不弃的角色(虽然这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当然也有可能重耳的集团太强大,介子推被埋没。毕竟像狐偃、先轸、魏犨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
106、《龙蛇歌》是一首有关介之推的哀歌,全文以“龙”喻晋文公,以蛇喻追随晋文公的臣子
107、清明节培养人们面对生死达观的心态。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是人之常情。清明节从悲到乐的节日过程,是人们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启迪人们更达观地对待生死,舒缓面对生死的紧张心理。
108、 B.推若果以从亡之臣为不当赏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