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篡晋(119句精选)
刘裕篡晋 1、傅亮带人来到皇宫,皇宫大门也关闭了。傅亮带人在皇宫前跪下,一直等到晋恭帝的召见。 2、上述文献在记载契丹人的起源时,大致有“匈奴说”和“东胡说”两种意见。
刘裕篡晋
1、傅亮带人来到皇宫,皇宫大门也关闭了。傅亮带人在皇宫前跪下,一直等到晋恭帝的召见。
2、上述文献在记载契丹人的起源时,大致有“匈奴说”和“东胡说”两种意见。这两说又派生出另两说:一说“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一说“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而不是鲜卑的直接后裔”。而在契丹人自己的传说里,他们是这样来的——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驾着青牛车沿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顺流而下,恰巧又有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沿土河(即老哈河,今辽河西源西辽河的上游)一直向东而来。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相爱并结合,繁衍生八子,其后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八子共分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等八部,居潢水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其后每逢行军打仗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以表示不敢忘本。(刘裕篡晋)。
3、次年正月,东晋朝廷历数桓玄罪状,任命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军事,以镇北将军为前锋,前将军司马尚之为后部,准备发兵攻打桓玄。
4、桓玄没搭理他,挣开马鞍,一路狂奔到石头城与殷仲文会合,随后乘船沿江南逃。逃跑路上,桓玄好几天吃不下饭,左右侍从进献粗饭,桓玄咽不下去,几乎噎死,幸得桓昇还有点急救常识,好歹救了过来。(刘裕篡晋)。
5、公元401年四月,北凉王段业忌惮沮渠蒙逊之勇略,便任命门下侍郎马权代替沮渠蒙逊担任张掖太守。结果沮渠蒙逊一番巧舌如簧,就唆使段业杀掉马权。
6、事实证明,要干掉桓家人,指望司马氏是不行的。
7、他的口碑开始逐渐崩塌,再加上三吴地区暴发大饥荒,人口都减少了一半左右,其中临海、永嘉两地人口更是几乎全部死亡,就连家财万贯的富贵人家都不能幸免。
8、毕竟,小岛上物资匮乏,就靠从大陆上劫掠来的那些东西可养活不了那么多人马。
9、桓温去世三十年后,桓家再次掌控了东晋朝野。
10、一个皇帝,一个亲王,被逼到这个份上,也真是莫大的悲哀。
11、 首先自然是东晋立身从来没有稳过,这给了刘裕机会。东晋是在西晋灭亡时,由王家等北方的士家大族,共同扶琅琊王司马睿上位建立起来的,起初都没有得到南方的支持,王导使尽各种招术,终于使得东晋立足建康。汉人建立的政权,比北方胡人建立的政权,多少会有些政治文化优势,但东晋实在好不到哪去。东晋立足的基础太薄弱,内部士家大族权力太大,司马皇族基本被架空,大致上也只保留了表面的尊严,“X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从来就没改变过,唯一变的,大概就是X换了姓。
12、并且刘裕在临终之前,谆谆嘱咐他的继承人少帝刘义符,檀道济这个人虽然军事上颇有一套,但政治上却没有什么野心,完全可以驾驭得了。
13、再次打退孙恩后,司马元显又逼迫朝廷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封他的儿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
14、为啥汉朝延续四百年且有较长的稳定发展的时期,而魏晋早期就开始乱得一塌糊涂?
15、桓振听说桓谦、桓蔚都败了,何无忌正率兵直奔江陵而来,便率军出城逆战。
16、籍篇章,假使让杨雄来担当,不是他所擅长的,
17、杨佺期曾一度整顿好部队,声称要去援救已被后秦国主姚兴攻占的洛阳,实际上是打算与殷仲堪一起去进攻桓玄。然而,殷仲堪虽然外表上与杨佺期结交,内心却始终充满怀疑,不仅劝阻杨佺期的行动,还派遣其堂弟殷遹去北部地区驻扎,以遏止杨佺期。杨佺期既无法自己独立起事,又推测不出殷仲堪的真实用意,只好停止行动。
18、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再次出塞北巡,在雁门被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围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仰天哀嚎说:“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19、所以,从刘裕把持东晋大权起,对豪门大族的打压,就是其一贯的国策。不止是将腐朽的司马皇室尽可能铲除,对其他的名门望族,也是尽可能的削弱打压。京口刁氏等名门更被其铲除。这一切,与他对司马家族的屠戮,也是相互呼应。
20、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21、灭掉殷仲堪、杨佺期后,桓玄上疏奏请自辖江、荆二州。
22、司马元显无奈,被迫下诏任刘牢之都督会稽五郡,再伐孙恩。
23、愧,归还了树木。范乔晓谕他说:“你在节Et取
24、当然,刘裕不仅仅是北伐,除了向北,他还向西南平定谯蜀,使得巴蜀地区再入南方版图。紧接着又趁胜出击,击败仇迟,收复汉中,向南平定卢循,拿下岭南百越之地……
25、桓玄总览朝中大权之后,于公元403年十一月篡位。
26、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27、结果就因为刘牢之没去,这一战一下子就打了半年多,双方僵持不下!
28、与此同时,建康周围盗贼蜂起,趁火打劫,城内人心惊惧,司马德宗授司马道子黄钺,命司马元显为中军将军,徐州刺史谢琰兼督吴兴、义兴诸郡军事,会同刘牢之的北府兵去讨伐孙恩。
29、首先是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再就是刘裕跟曹操司马昭的身份不同,再次就是两者所代表的势力矛盾不一样。这三点导致最后刘裕最后篡位称帝,而曹操和司马昭都没迈出最后一步。刘裕所处的环境,与曹操和司马昭不一样刘裕并不是什么权臣,这个说法到称帝之前才能称得上。刘裕原本是北府军的一个小将,在消灭孙恩之乱时崭露头角。而之后桓玄叛乱,带领北府军攻下建康,并最后称帝,实际上东晋已经灭亡了。最后刘裕靠着很少的军队,成功战胜了刘牢之和桓玄,并且往北消灭南燕、后勤。
30、冯迁大声回答道:“我杀天子之贼耳!”说完便猱身而上,手起刀落,桓玄命丧黄泉,时年三十六岁。
31、桓玄迅速派出追兵,杨佺期已成光杆司令,被逮捕处死,首级被送到了建康,挂在了朱雀门上;杨佺期的弟弟杨思平,堂弟杨尚保、杨孜敬逃到南蛮地区,侥幸保命。
32、但实际上,慕容超心中只信任一个人——他过去的心腹人公孙五楼。对于慕容钟等人,他始终抱有几分戒心。
33、元兴十六年(417年)攻克长安,灭后秦,受封为宋王,受九锡。
34、小子,现在不打你就是在给你续命,再惹大爷我让你活不成!
35、他越发地骄纵奢侈,竟暗示礼官提议,以其德性隆高,深孚众望,又统领文武百官,文武百官应当礼敬为由,要求公卿以下的所有官员,见到他都实行跪拜之礼!
36、后来刘裕已经无法满足极高的封赏名号,悄悄派出心腹王韶之去杀死了晋安帝,随后将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推上皇位,显然,司马德文是一位傀儡皇帝,史称晋恭帝。
37、孙恩刚上岸就被临海太守辛景打成光杆司令,只好跳海自杀。残存部众推举其妹夫卢循为首领,但卢循再也无力重现孙恩当年的“辉煌事业”了。
38、双方战至七月间,乞伏乾归派武卫将军慕兀等人截断后秦军砍柴的路线。姚兴悄悄带领部队前去援救。乞伏乾归听说后,又派慕兀率中军二万人去柏杨驻守,镇军将军罗敦率外军四万人去侯辰谷驻守,乞伏乾归则自带数千名轻骑兵前去探听后秦援军动向。
39、针对童岭老师的报告,仇鹿鸣老师同样提及刘裕北伐与桓温北伐的比照,指出从中应再度审视北伐是否真正是“恢复志向”与理想主义的选择,避免因意图与传统的现实主义、高度政治理性计算讨论拉开距离而产生的矫枉过正;而在政治话语与实际行动中,他也认为需要有不同把握——“造宋”与“复汉”不一定矛盾,前者是实际行动,后者是政治话语,二者之间应否高度对立需要再斟酌。徐冲老师对这篇报告也提出了几点疑惑,涉及如何理解“天命”的“小”与“大”、“篡晋”说南北朝记载的史源关系,以及如何理解史书文献中赫连勃勃与刘裕在“约为兄弟”之外同样存在的丑化敌对的措辞与记述。
40、北府军作为东晋一朝最为光辉绝艳的强悍军团,却连一次当时代主角的机会都没捞着,每一次都是给别人当枪使。
41、然而,这仅仅只是他传奇生涯的开始!刘裕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东晋王朝的末期。此时的江左已经没有了谢安这样的治世之才,腐朽的司马家与门阀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江左门阀,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叛变篡晋,立国号为楚,是为桓楚。其后,桓玄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北府兵权,东晋王朝危在旦夕。
42、长孙晟率部追击,斩杀突厥千余人,俘百余口,六畜数千头。
43、过了仅一年多一点,刘裕派出士兵将司马德文蒙在被子里,活活捂死,死时年仅36岁。
44、他对刘牢之说:“桓玄绝不会亏待你!帮桓玄就有荣华富贵。至于司马元显,你想想文种、白起、韩信吧!”
45、到了二月份,刘毅、刘道规率部留在夏口驻扎,由何无忌陪同护卫司马德宗顺江东下,还于旧都。
46、 同时悄悄的把刘氏子弟安派到重要方镇:派二子刘义真为扬州刺史,镇石头城;派三子刘义隆为荆州刺史;派弟弟刘道怜为徐、兖二州刺史;派刘道怜之子刘义庆为豫州刺史,把东晋各地方军政大权牢牢的把持在刘氏家族手中。
47、他们走到梁父(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因境内有梁父山得名)的时候,镇南长史悦寿把消息告知兖州刺史慕容法,希望慕容法能够迎接慕容超,慕容法却说:“在汉朝的时候,有个卜卦的人(即成方遂)谎称自己是卫太子,现在又怎么知道这个慕容超不是骗子呢?”
48、建威将军刘怀肃从云杜(今湖北京山县)带兵迅速赶到,在沙桥(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草寺镇)与桓振展开决战。刘毅也派遣部下广武将军唐兴前来助战。
49、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
50、鲜于修礼北朝北魏末河北人民起义领袖。北魏人,丁零族。曾任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兵。六镇之叛失败后,余众被置于冀、定、瀛三州就食,称降户。明帝孝昌二年(526),杜洛周起义,鲜于修礼率降户反于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建元鲁兴。六镇兵民响应。与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民杜洛周配合,众至十万。他率众多击溃前来五鹿(河北大东名)镇压的北魏大都督长孙稚与河间王元琛军,进围瀛、定二州。八月,为部将元洪业所杀,葛荣杀洪业。统率修礼余部。
51、刘裕已经暗怀代东晋之心,但还不到时机。刘裕北伐,刘穆之镇守后方基地,弹压东晋朝廷中的暗流。
52、唯独他媳妇谢道韫看透了本质,劝他赶紧整军备战。
53、在毛修之的忽悠下,桓玄被迫同意前往蜀地,虽然他明白——毛璩是铁杆晋臣,真去了蜀地,他这个篡晋的人百分百没有好果子吃,但为了暂时保命,他也只能答应。
54、再说回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他其实一个世间罕见的名将。
55、也正是在这一系列近乎血腥的政策下,刘裕的改革开始推进:横征暴敛的国策逐渐终止,“计资收税”的政策减轻了百姓负担,强力的“土断”清理出了大批被隐瞒的土地,国家有了赋税来源,大批无地贫民分到了田地。传统的“高门士族”用人规则被打破,大批的寒门子弟进入权力中心,成为国家的栋梁英才。每一条动“世家大族”奶酪的国策,没有这血腥的方式,丁点都推行不动。
56、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三吴地区被孙恩败坏光了,长江上游也被桓玄封锁了,后勤根本就跟不上,所以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57、那是一个占据巴蜀地区的地方政权。想要灭蜀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年曹魏灭蜀汉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
58、然后……桓玄在逃难的路上做了件很是黑色幽默的无耻之事。
59、被挟持了一个多月的司马德宗总算恢复了自由,乘舆返回江陵,以毛修之为骁骑将军。宣布大赦,凡是被胁迫而叛变的将领一概免罪;又奉神主于太庙,将桓玄尸身枭首。
60、在长孙晟的撺掇下,达头可汗和突利可汗也迅速加入战团。
61、结果他们彼此之间只是叫喊呼唤,交相应和,却都不敢逼近北魏军,最终导致突围失败。
62、北魏时期以宗教为旗帜的规模最大的人民起义。又称法庆起义。北魏佛教盛行,而僧人内部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孝文帝即位后,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日益明显地表现为社会阶级的斗争。最高统治者有时支持某些僧侣讲道说法,又严禁另一些僧侣聚徒传教。部分僧侣颂扬明君有道的同时,另一些僧侣却公然毁寺烧经,举兵造反。延兴三年(473)沙门慧隐反。太和五年(481)沙门法秀于京都平城举事,参加者有官僚大族,更多的是平民和奴隶。十四年,沙门司马惠御自称圣王,起兵攻克平原郡。延昌三年(514),沙门刘僧绍起兵于幽州,自称净居国明法王。这些叛逆往往也是宗教上的异端,遭北魏政府的残酷镇压。在刘僧绍起兵失败后一年,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大乘教起义。
63、慕容超很快就知道了慕容钟等人的计划,他当即下诏,要求慕容钟入朝述职。
64、公元401年十一月,已被东晋朝廷加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的刘裕率领精兵猛将,一路追着孙恩打。
65、始,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会穆之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资治通鉴》
66、到了三月间,不甘失败的桓振卷土重来,自郧城发兵,再袭江陵。
67、闰八月十九日,葬慕容盛于兴平陵,追谥为燕昭武皇帝,庙号中宗。丁太后出城为儿子送葬,还没有回城,中领军慕容提、步军校尉张佛等人便谋划拥立原太子慕容定,结果事情再度败露,全都被杀。
68、孙恩被打秃噜了,接下来你刘裕就该帮我对付桓玄了!
69、索琳和拥立司马邺的阎鼎争权夺利不休,建兴四年(316)八月,刘曜再次围攻长安,总管长安及以西军事的右丞相司马保派部将胡磁率兵援助,在灵台击败刘曜,因为他与索琳阎鼎有矛盾,之后就屯兵渭北,不愿再进。
70、公元560年四月,隋上柱国赵仲卿率兵大破突厥,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地区与达头可汗部遭遇,也大败突厥,达头可汗带着重伤逃跑,其众死伤不可胜数。
71、殷仲堪听说杨佺期已死,便带着几百人逃亡长安,准备归附后秦姚兴,走到冠军城时被冯该带兵追上抓了起来,被迫自杀;殷道护也被杀死。
72、刘裕不同意,说你们的战斗力不行,当前锋会败给叛军的,到时候影响士气,还是留在后面做接应吧!
73、这个时候的谯纵,已经不再是那个宁肯跳水自杀也不造反的忠义之人,当巨大的利益摆在他的面前之后,他迅速地“堕落腐化”了——他自称成都王,任命堂弟谯洪为益州刺史,任命谯明子为巴州刺史,驻守白帝。从此,蜀地局势大乱,汉中的实力也变得十分空虚。氐王杨盛趁机派遣他的侄儿、平南将军杨抚占据了那里。
74、他开始北逃,逃到新洲之后,终于扛不住巨大的压力,内心彻底崩溃,选择上吊自杀。
75、在此之前,桓、殷、杨三人之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制衡。
76、桓玄问道:“百姓或许有怨恨,神明为何发怒?”
77、眼瞅着孙恩的部队距离建康已经越来越近了,满城百姓人心惶惶,非常恐惧。
78、唐太宗对长孙无忌喜爱到什么地步呢?贞观六年,时为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在受召时,忘记解下佩刀,匆匆入宫。
79、江陵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与南梁的一场战役。554年9月,西魏丞相宇文泰下令柱国大将军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韦孝宽等率军五万,准备进攻南梁的都城江陵。554年10月,西魏军从长安出发。554年11月,江陵被西魏攻陷,梁元帝被俘,不久后即被处死。西魏立萧眢为梁帝,充当西魏的附庸。
80、孙恩依仗自己的兵多,又有大船可用,重新整顿好部队,径直向建康开进。
81、公孙五楼虽然得到慕容超的宠信,但慕容超给予他的封赏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再加上慕容钟和段宏等人始终对他存有威胁,因此他不断地向慕容超进献谗言,污蔑慕容钟,一方面想要除掉对手,一方面也能够独掌朝政。
82、义熙三年(407年),刘裕因为军功,最终入朝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掌握了朝政大权。
83、之前长孙晟不是和宇文庆护送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给沙钵略可汗为妻吗?隋文帝做了个顺水人情,赐千金公主姓杨,认作自己的干女儿,改封为大义公主,以示自己与沙钵略可汗结成了翁婿之好。
84、骠骑大将军慕容熙被任命为前锋,接连攻克新城、南苏两座城池,扩大疆界七百多里,迁移裹胁五千多户居民之后回师,其勇猛骠悍,冠绝全军,慕容盛赞叹道:“叔父英雄果决,真有世祖(即慕容垂)的风度,只不过宏图大略方面稍逊一筹!”
85、江南稍微平静,淮北叛乱又起,东晋北青州刺史刘该叛变,勾结北魏为外援,清河、阳平二郡太守孙全拉起队伍响应。公元405年六月,北魏豫州刺史索度真、大将斛斯兰进犯徐州,围攻彭城。刘裕派南彭城内史刘道怜(刘裕之弟)、东海太守孟龙符带兵前去救援,斩杀了刘该和孙全,北魏军失败而退走。
86、姚兴坐在汾水西岸,眼睁睁看着姚平他们走投无路,却没有力量能够救援他们,全军上下不禁失声恸哭,哭声震撼山谷。随后,姚兴又多次派遣使节去向北魏国请求讲和,拓跋珪坚决不许,乘胜对蒲坂发动进攻。后秦守将姚绪坚守不出。
87、十一月,桓玄把自己所戴冠冕改为十二旒——这是皇帝才能使用的高规格,同时加车马、仪仗、乐器,全都按照皇帝的标准来,改楚王妃为王后、楚国世子为太子。
88、超越对于刘裕的单一聚焦,李晓红老师在报告中提及另一个重要却常被忽视的人物刘毅,经由思考二者间的关系,洞见晋宋之际门阀士族的抉择。刘毅与刘裕是在晋宋之际反桓玄战争中走到政治舞台中央的人物。在今人相关研究中,刘毅的存在感相对薄弱,但晋宋之际历史语境中,刘毅至少曾与刘裕平起平坐。至刘裕诛杀刘毅、统揽东晋实际统治权时,被定名为“d刘毅”的士人有陈郡谢氏之门户代表谢混、高平郗氏的门户代表郗僧施等,影响很大,足可说明刘毅在当时之得人。《资治通鉴》解释曰:“(刘)裕素不学,而(刘)毅颇涉文雅,故朝士有清望者多归之”,但以此期门阀士族代表的角度来看,立身处世似应优先考虑“为国为家”,而非优游文雅,李晓红老师因此提出问题:谢混、郗僧施等人与刘毅为d的原因究竟为何?
89、公元402年十月,桓玄诛杀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及其堂兄竺朗之,刘袭及其弟刘季武。
90、但在广大士兵的眼里,这位老大压根就不是当主帅的料!
91、司马德文享受的这种待遇其实是正常的,被迫禅让皇位的皇帝早有先例,大部分都是被看管软禁起来,向司马德文这样的情形基本都是标配。
92、一直以来后秦都是东晋非常大的威胁,虽然他们远在关中,却常常掣肘东晋的军事活动。所以刘裕打算趁着姚兴刚死,新皇帝姚泓初登大宝,后秦内部各种叛乱的时候,趁机灭亡后秦。这是最好的机会,不过却也是最艰难的战争。当时后秦皇帝姚泓与北魏结盟,北魏大军前往黄河阻挡东晋的进攻。每当刘裕的人马在河面上漂流的时候,北魏大军就出来袭击。可当大部队来的时候,他们又远离岸边,实在是难缠。刘裕明白,要想灭了后秦,就必须先击退北魏的军队。所以刘裕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袭击北魏大军之上,而同时檀道济和王镇恶等人的军队也遭受了后秦的进攻,损失不小。多面作战之下,刘裕决定稳打稳扎,所以他在攻下洛阳以后,整军两个多月时间,在稳定了大后方的事情以后,才打算北上。而此时刘裕已经收复了河南全境。以王镇恶、沈田子和刘裕三路兵马齐出,最终姚泓判断失误,认为沈田子才是主力,所以将主力大军调去消灭沈田子。结果王镇恶大军攻陷长安,长安陷落后,后秦宣布灭亡。
93、那天,沙钵略可汗接见长孙晟时,空中有两只大雕飞着争食。
94、而当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蜕变成北齐、北周,中原北方的东、面两大阵营彼此忙于攻杀交战,无暇对外,突厥发展迅猛,一跃而成北方第三大势力。
95、由于战况不利,谢琰部下张猛为了向孙恩投降,用谢琰的脑袋当了投名状。
96、桓玄没听老婆的话,他觉得刘裕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97、皇帝是最大既得利益者,追随者大部分时间里都比那帮图谋造反的人要多,想造反就要进行大洗牌,就会发生严重动荡。没多少人乐意干这种风险极高的会掉脑袋的大事。
98、刘裕的才能开始充分施展,在战场上先是扫平桓楚、西蜀、卢循以及司马休这些势力,是刘裕让南方重新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形成了百年未有的统一。
99、这么一来,沙钵略可汗所谓“集结各部”侵隋的行动,只集结到阿波可汗一部而已。
100、元兴九年(412年),又西攻盘据四川的谯纵,收服巴蜀。
101、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被桓玄搞得苦不堪言,人心思变。
102、这仗没法打了,司马尚之的部队军心大乱,四下溃散,他自己也慌不择路,逃到涂河之中,被桓玄军抓获。司马休之出城迎战失利,也放弃城池,仓皇逃走。
103、齐又重现于今天。如果病情确实严重,就更是圣
104、400年3月,桓玄占领荆、雍二州,上表要求统领荆、江二州,朝廷授与他管辖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的军事,兼荆州刺史,令桓修为江州刺史。桓玄不从,再上书,朝廷迫不得已只得让他管辖八州。他还让他兄长桓伟作雍州刺史,让他侄子桓振作淮南太守,朝廷都不敢不答应。桓玄在控制了中、上游后,以为已经握有东晋天下的三分之具备了左右局势的实力。年末,决定起兵讨伐桓玄。401年初,司马元显派北府都督刘牢之为前锋,但在桓玄策动下,刘牢之再度倒戈。桓玄势如破竹,得以顺利地攻进建康,捕杀了司马元显等人。从此,桓玄安排自己的心腹和亲信,占据了各个重要的城镇要塞,一步步向最高权力逼近。桓玄任命自己为总百揆、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等,集许多大权于一身;又将一些重要职权任命给桓氏家族中的桓伟、桓谦、桓修、桓石生等人。接着,将刘牢之改任为会稽内史,把他的北府兵权收归已有。这时,刘牢之才觉得上了当,便与同人商量占领江北,与桓玄对抗,有人指出:“你一个人既反王兖州,又反司马郎君,还反桓公,到底想要怎么样?”刘牢之无言以对,众人一哄而散。刘牢之无奈,派人到京口去接家人,却又久久不见回来,以为出了事,便带着手下向北逃,到了新州,发现大势已去,就上吊自杀了。对桓玄篡晋的行为,刘裕全部看在眼里。当时,跟着刘牢之的时候,他心里就在盘算着如何复兴晋室了。他背地里联合地府兵的中下级军官,密谋推翻桓玄。当一切准备停当以后,他从京口起兵,向建康进军。桓玄赶紧派兵阻击,却被刘裕打得大败,被迫撤出建康并带走晋安帝。刘裕乘胜追击,桓玄在江陵聚集了大批人马,再次反扑。峥嵘洲(今湖北鄂城)一战,桓玄惨败。桓玄本人也在逃跑途中被杀。刘裕大败桓玄以后,把晋安帝接回建康,使之重登皇帝宝座。此时,刘裕已经成为了重建东晋皇朝的大功臣。晋安帝令他都督军事,坐镇京口和徐、青二州。过后,又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并兼代理尚书,出兵讨伐北方的南燕和后秦。南燕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统治范围在今山东一带。它的首领慕容超常常派兵骚扰东晋北部边境,掠走人民去当奴婢,甚至拿掳去的人当礼物,送给后秦等国的统治者。东晋北部的人民,早就盼望着讨伐南燕。刘裕亲自带兵从建康出发,渡过淮河、泗水,很快就拿下了琅邪(今山东临沂北)。慕容超派人向后秦求救。后秦皇帝姚兴派使臣到刘裕那里进行威吓说:“我们已经派出10万铁骑,马上就要到达洛阳;你们如果不退兵,我们将直捣你们的建康!”刘裕回答说:“我本想在消灭南燕之后,休息3年,再来平定你们占据的关、洛之地(今陕西、河南部分地区);而今你们自己送上门来,那就快点来吧!”姚兴原想吓唬一下刘裕,想不到刘裕口气很硬,反倒被吓住了,不敢来救南燕。刘裕很快就攻下了南燕的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生擒慕容超,灭了南燕。
105、如此“严防死守”,也叫之前打遍南北的刘宋武帝刘裕,一度都无计可施。直到司马德文的两个小舅子(褚氏的两个弟弟)主动配合,假装跑到司马德文家找姐姐拉家常,把褚氏骗出卧室。几名刘裕的亲兵趁机翻墙钻进来,用被子蒙住司马德文的脸,将这位晋朝“末代皇帝”活活捂死。刘裕这才算了却一桩心事,甚至还“朝率百僚举哀于朝堂”。给这位“心腹大患”好好送了送行。
106、十一月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命临川王司马宝逼晋帝司马德宗抄写。
107、当时正是东晋末年,地方藩镇林立,官员压榨百姓,百姓生活困苦。刘裕被征当兵,加入了孙无终的部队,作战十分勇敢,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司马,成为北府军的一名低级军官。
108、但是,纪南之战的胜利并没有挽救桓振的败局,因为他留下来驻守江陵的那两个货实在是太不给力了。
109、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刘裕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他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也会被永远记住。
110、而对于李晓红老师的报告,仇鹿鸣老师指出,研究东晋末年历史时,学者们往往将门第门阀看作高度稳定的概念,但事实上,东晋前期门阀都不是一个稳定的概念。概念可以是流动的,甚至可以在当世人的例子中得以重塑。田余庆先生解析东晋门阀政治的精彩之处,正在于将门第视为流动的(尽管也有一个大的框架),并非严丝合缝,而是在一个格子里有上下滑动的余地。徐冲老师则从史源学角度出发,关注报告中刘毅事迹表述对比中与《宋书》有别的《晋书·刘毅传》,认为《晋书·刘毅传》很可能来自于刘宋国史,其记述并非完全排除了刘宋王朝的政治性影响,亦有可能在刘宋国史中对于刘毅事迹的记述有一定的可靠性,《宋书》的反映并非遮蔽而只是详略的不同。
111、这是历史上多次被证明的规律,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放在历史朝代上也特别合适,正是由于司马家族得国不正,所以后面也是你争我夺,无休无止。
112、重要的士族后继乏人。东晋前期,依旧使用九品中正制。而当时无论是南迁的士族还是南方的土著士族因为家学渊博、教育良好,为东晋提供了大量能人,保障了东晋的稳定。就比如王导、谢安和桓温等人。可惜当时的东晋清谈之风盛行,士族之人大多寄情山水。高门大户的人尸位素餐。而九品中正制又限制下层人的上升之阶。文人之间上下矛盾激化。比如王羲之等人。
113、刘裕长大成人后,身高力壮,为人豪迈,以孝顺姨妈闻名乡里,但由于家里太穷,也没有啥大出息,直到后来,他从戎到北府军中,终于展露出了无比精强的军事天赋。
114、后来伏波将军孙秀(原东吴孙氏宗室)把陶侃召为舍人。西晋“豫章国郎中令”杨晫是陶侃的同乡,当时在朝中声望较高,陶侃便去求见他,杨晫见到后说:“《易经》上说‘贞固足以干事’,你陶士行便是这样的人”。于是让陶侃和自己同乘一辆车去见中书郎顾荣家里。顾荣见了陶侃,也很看重他的才华。
115、离开梁父,慕容超继续前行,慕容德听说慕容超即将到来,非常高兴,派出三百名骑兵前来迎接。慕容超在骑兵的护送下抵达南燕都城广固,把随身携带的金刀献给慕容德。
116、二月刘裕与何无忌联络孟昶、刘毅等人,共同起兵,攻杀徐州刺史桓修于京口,诛灭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并推举刘裕为盟主,总督徐州事,以孟昶为长史,留守京口,随后,刘裕亲率部众一千七百人,兵发建康。
117、桓玄怒气冲冲地说:“汉高祖、魏武帝用兵多次战败,那只是诸将的过失。天文对我不利,所以才把都城迁回荆楚。而那群愚昧小人,妄生是非,乱发议论,现在正应该对他们凶猛一点,哪能施行宽政?”
118、 晋末帝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被安置在秣陵,司马德文为保住性命,与结发妻子褚灵媛形形不离,一汤一水都要经过褚灵媛亲自品尝后,才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