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48句精选)

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48句精选)

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1、(技法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

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1、(技法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3、4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4、(鉴赏要点)借代要注意与借喻的区分,二者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5、(问)本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一片广阔的大草原,大得一望无垠,和风扶着泥土散发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庄稼吹得如涟波泛动。

7、(问)“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8、  (特征代本体):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9、9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条流动的江河.

10、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11、  ⒓借代(部分代整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济南的冬天》

13、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语言精致优美,富有感染力,言语间充满了对桐花的喜爱,让读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这漫山遍野的桐花开放的胜景.

14、(答)①本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沾襟比散丝”将泪水比作雨丝,泪水像雨丝一样沾湿了衣襟。③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诗人的悲伤。

15、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现已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16、2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17、7像一个巴掌,鲜红、鲜红;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永不凋谢!

18、(鉴赏要点)在鉴赏对比手法时,注意指明对比的是双方的哪一个角度,不能只囫囵点出事物的名称。鉴赏时可用“诗歌将……与……进行对比,突出了……”的语句形式。

19、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20、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老城灵性,烘托了一种安闲、舒适、温暖的境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城温暖可爱的特点,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把老城给写活了。    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作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把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暖、慈祥,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21、8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

22、  ⒌缩小夸张: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23、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萌发的情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24、(技法作用)技具体,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25、赏析: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表现出石蚕的艺术才能,让人会心一笑。

26、5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27、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28、(答)①借代。②以“风尘”代战争,由于战乱四起,风尘弥漫,故以局部代整体。③表现战乱中对亲人的忧思。

29、  (工具代本体):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30、松树葱翠地站在白皑皑的雪地里,随着凛凛的东南风,摇摆着身子,收回尖厉难听逆耳的咆哮,像是故意在鄙视冬天。

31、每天早晨推开门出去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我袭来。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32、赏析:这句话运用叠字,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

33、9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

34、(技法概念)把事物,如物品、动物或抽象概念比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往往通过动词或形容词加以体现。

35、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

36、“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37、(技法概念)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8、  ⒉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9、(技法概念)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如“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40、(技法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明喻指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如:“露似珍珠月似弓”;暗喻指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如:“乌云四合,层峦叠嶂”;借喻指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41、(技法概念)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特征代本体: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2、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3、(鉴赏要点)应具体指出对偶的双方是什么,并说明其在表达作用上的优点。

44、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45、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46、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47、  (间接引用):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