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爱祖国爱家乡8句律诗(33句精选)

爱祖国爱家乡8句律诗(33句精选)

爱祖国爱家乡8句律诗 1、《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本诗写于1935年10月6日,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在六盘山前。共8句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

爱祖国爱家乡8句律诗

1、《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本诗写于1935年10月6日,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在六盘山前。共8句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诗文浩浩殇殇。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诵读经典诗词,弘扬传统节日,感怀清明寓义,寄抒爱国情怀。 在一首首简约而不简单、短小却充满意蕴的古诗词中,让我们聆听孩子们稚嫩却又坚定的声音!

3、《江城子·密州出猎》由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描写围猎时的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气象恢弘。

4、       285590079 @qq.com 

5、送我西廊外,木立无言辞。依依不忍去,怅怅若有思。

6、此诗用多彩的画笔,以拟人的手法,优美的音韵,写出了澜沧永胜的神韵与风采。

7、华夏千年,盛衰穷达,眇邈不休。自红船立d,点燃星火;南昌鏖战,重塑神州。辗转穷途,劈征险路,万里奔驰破敌酋。竞慷慨,为谋求主义,热血横流。 八年抗战同仇。逐蒋匪、大洋湾里囚。念巨龙初立,援朝抗美;中兴始定,克制苏修。自力更生,励精图治,誓为苍黎谋所求。逾百载,再筑中华梦,惊世鸿猷。 -------★------

8、译文: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

9、   这个对句中的蚕豆的“豆”、窦口的“窦”、渡河的“渡”与杜鹃的“杜”,同样是字形各异,而字音相同,而且与出句同音字的位置相对应,句子结构也相对应,对得天衣无缝。青年书生一听,击掌称妙,连声说道:“不愧为进士之才!不愧为进士之才!”

10、你是特殊的颜色你是永恒的色彩你代表着政权你代表着领引你代表着方向你代表着信仰d旗有你迎风飘扬军旗有你所向无敌国徽有你固稳江山祖国有你繁荣富强血染的旗帜你来赞美飘扬的是对d的忠诚烈士的鲜血你来形容赞叹的是无畏和胆量你的特征不属于你属于  d属于  祖国属于  人民属于  未来你就是红色强大中国独有的颜色伟大人民心中的敬仰我永远地守护你决不允许受到任何伤害我永远地忠诚你为你贡献毕生的力量-------★------

11、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2、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d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13、《清明》这首古诗,描述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14、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15、明清至民国,是永胜县古典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永胜诗坛人物辈出,诗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技巧纯熟,实为中华诗坛中的一朵奇葩。这些边屯诗人留下的诗篇,大都是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亲友的赤子情怀和描绘边屯秀美家园、风土人情、山水风光的田园牧歌式的诗篇,诗中不乏对远在中原及江南故土的感怀与乡愁。明代张宗楚就在他的《草书四首》中表露了这种情怀。请看其中两首:

16、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二句称为"首联",四句称为"颔联",六句称为"颈联",八句称为"尾联"。

17、——屈原《离骚》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8、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9、分别以正楷和小篆形式摘录了余光中先生的《当我死时》和《乡愁》,余光中先生气度的雍容持续了古老传统,也汲取了现代因素。感性与理性,头脑与心肠。他以自己的乡愁描写自己的爱国情,所谓秦魂汉魄就在他的文字里。

20、赖香化,福建省武平县十方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40余年,退休后爱好文学写作。武平县楹联协会早期会员。

2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2、唐代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所收边塞诗就达2000余首。“边塞诗”因写战争题材,多以沉雄、奇峻、苍劲、大气磅礴的风格见长。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而“边屯诗”则多以和平年代田园牧歌式的吟唱,或呈现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景象见长。

23、  这首古诗,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有多少委曲要诉说呀!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24、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5、我们要想心系祖国就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中长同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

26、剑气沈埋五十霜,稗官青史半荒唐。老来重洒儿时泪,遥吊潭州旧战场。

27、译文: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28、稍焉入岩关,横扫似铁帚。车顶尽齑粉,车箱困颠仆。

29、永胜清水驿人黄恩锡,是清乾隆壬申恩科进士,官至清朝礼部主事,著有《忆山诗草》等流传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澜沧杂忆词》24首。他以“澜沧杂忆”为题,是因远在京都礼部为官而生乡愁,而永胜曾在明代设置澜沧卫,向来被称为澜沧、沧阳、沧城之故。他在诗序中说:“都门二载,久违乡井,山川风物,如或见之。爰以追忆所及,遥拟竹枝之意,用示不忘云尔。”

30、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31、年少参军为国忠,悬壶著典几人同。援朝卫国拳拳意,舞伞飞天猎猎风。甘守清贫居陋室,但留奢侈撼长空。捐资助学千秋炳,大爱无言化彩虹。-------★------

32、南湖画舫启航船。革命挽狂澜。推倒三山旧制,迎来一派新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科技争先。引领中华圆梦,镰锤永刻心间。-------★------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