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作家梭罗简介(32句精选)

作家梭罗简介(32句精选)

作家梭罗简介 1、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

作家梭罗简介

1、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也刺激着人们对财富和金钱的无限制追逐,人们都在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整日忙碌着。聚敛财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速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2、梭罗在湖边完成了他对自身深度的“衡量”。他离世而不弃世,他孤独而不忧愤。他真正监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立场。梭罗1847年离开瓦尔登湖,他说自己有“更多的生活要去体验”。他不是一个永世隐者。所以他离开瓦尔登湖回归了社会。

3、“我为什么要制造铅笔呢?我已经做过一次的事情我决不再做。”他说。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做的每一件事,从不以牟利为目的。

4、美国自然主义散文作家和诗人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5、“爱祖国,战疫情——春天的颂歌”线上大型朗诵会(作家梭罗简介)。

6、风低声吹着,吹过百叶窗,轻软的好像羽毛一般;有时候仿佛数声叹息,几乎叫人想起夏季长夜漫漫和风吹动树叶的声音。田鼠已经舒舒服服的在地底下的楼房中睡着了,猫头鹰安坐在沼地深处一棵空心树里,兔子、松鼠、狐狸都躲在家里安然不动。看家的狗在火炉旁边安静地躺着,牛羊在栏圈里悄无声息。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来的第一次安然入睡。时虽半夜,大自然还是不断地忙着,只有街上商店招牌或是木屋的门轴上,偶然轻轻地发出叽咯的声音,给寂寥的自然添一些慰藉。茫茫宇宙,在金星和火星之间,只有这些声音表示天地万物还没有全体入睡——我们想起了远处(就在心里头吧?)还有温暖,还有神圣的欢欣和友朋相聚之乐;可是这种境界只有当天神们互相往来时才能领略,凡人是不胜其荒凉的。天地好像是睡着了,可是空中还是充满了生机,鹅毛片片,不断地落下,好像有一个北方的五谷女神,正在我们的田亩上撒下无数银色的谷种。

7、在未开化的阶段,每一家都有个这么好的栖身之处,足以满足他们粗陋而简单的需求。但是,我想我这样说还是很有分寸的:鸟有巢,狐有穴,野蛮人有棚窝,而现代文明社会中却有一半的家庭没有居所。

8、但我想最最重要的还是梭罗那一颗从不停止学习与思考的头脑,那颗向全世界的智慧敞开,不带狭隘偏见的心。除了西方的经典,梭罗的求知还涵盖了印度的哲学,佛教的经典,中国的四书五经。他在《瓦尔登湖》中引用的《论语》、《大学》,理解和阐述都相当准确。不要说在十九世纪建国之初的美国,哪怕是今日自称全球化程度最高,最兼容并蓄的美国,也少有一个美国人可以将中国的古代典籍读熟读透,无偏差地灵活运用。梭罗是把生活本身践行成了对真理的追求。

9、瓦尔登湖的神话代表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原生态生活方式,表达了一个对我们当代人很有吸引力、也很实用的理想。这个典范在今天对我们更具有生态学意义,因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许多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正在致力于保护自然留给人类所剩不多的财富。因此,瓦尔登湖不再只是一个著名的美国作家梭罗在那里生活、写作和思考的具体的地点,它已经成为一个象征。在瓦尔登湖这个地名之后我们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与自然的浪漫史,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还有人类永恒不变的希望接近自然并与自然融合的愿望。(作家梭罗简介)。

10、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11、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12、▼任何事物的代价等于你用多少生命去换取它。 

13、▼我居住的地方,寂寞得跟生活在大草原上一样。在这里离新英格兰也像离亚洲和非洲一样遥远。可以说,我有我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我有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从没有一个人在晚上经过我的屋子,或叩我的门,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人或最后一个人。 

14、一盏茶的情怀——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感悟

15、我们也睡着了,一觉醒来,正是冬天的早晨。万籁无声,雪厚厚地堆着,窗台上像是铺了温暖的棉花;窗格子显得加宽了,玻璃上结了冰纹,光线暗淡而恬静,屋内越发显得舒适愉快。早晨的安静,似乎静在骨子里,我们走到窗口,凑在一处没有冰霜封住的地方,眺望田野的景色;出了门,我们还没走出几步,脚下已经在吱吱作响。窗外一幢幢的房子都是白雪盖顶;屋檐下、篱笆上都累累地挂满了雪条;院子里石笋似的立了很多雪柱,雪里藏的是什么,谁也看不出来,大树小树从四面八方伸出白色的手臂,指向天空;墙壁篱笆,形状怪怪的,在昏暗的大地上,它们向左右延伸,好像律动的音符,似乎一夜之间,大自然把田野里的风景精心打扮了一番,好让人间的画师来临摹。

16、梭罗善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眼前的一切事物,在梭罗的眼中,这些自然物并非死去,而是鲜活。而做到这一点,则归功于梭罗使用的一种与泥土接壤的语言,如同农夫播种一样自然的文字,恰恰,这种语言风格保持着《瓦尔登湖》一书的鲜嫩,而鲜嫩的东西是长久的。这一点,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处处可见。

17、“耗尽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去赚钱,竟是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段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英国人,为了可以回到英国去过一个诗人般的生活,他首先跑到印度去赚钱。”

18、哈佛毕业后,梭罗获得的第一份工作是康科德文法中心学校的教师,一年500美元收入(镇上收入最高的老师之一)。靠奖学金读完哈佛,急需要赚钱养家的梭罗,因为学校把体罚学生列为对教师的强制要求,在工作开始的次日就提交了辞职信,原因是体罚和他的良心不符。之后他与哥哥一起在家开办了梭罗学校,虽然并没有赚到钱,却实践了他的自由教育原则:舍弃传统的背诵、强记、以体罚作为威胁的反复练习。

19、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奥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

20、在《寂寞》中,作者描述了在森林中一个人生活所特有的感受——寂寞。作者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其他一些动物来反衬心中的感觉,“牛蛙呜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松柏.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如镜的湖面一样,晚风吹起来的微波是谈不上什么风暴的”。虽然寂寞使作者“几乎不能呼吸”,但他认为这并不是生活中最可怕的,因为“宁静不可能是绝对的”。

21、马萨诸塞州的印第安殖民区的领事戈金,曾在1674年写道:“他们最好的房子是用树皮覆顶的,建造得整洁、牢固而温暖。这些树皮是在树液干枯的季节从树身脱落的,趁着还绿时,人们用重木把它们挤压成巨大的薄片……

22、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马萨诸赛州康科德镇瓦尔登湖畔自建了一个小木屋,距离最近的邻居都至少有一英里之远,他独居山中湖畔,自给自足两年有余。

23、1839年,17岁的艾伦来搬到了梭罗的故乡——康科德镇。梭罗对她一见倾心,不幸的是,梭罗的哥哥约翰也喜欢上了可爱的艾伦,但兄弟俩并没有因此争吵,反而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24、《瓦尔登湖》是美国大自然文学散文的名著,1985年曾被《美国遗产》杂志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性的书”之与《圣经》等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本书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

25、《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26、“他是自己思想的奴隶和囚徒,不过是凭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混了一个名声而已。和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相比,公众的看法不过是一个懦弱的暴君。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

27、推进d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习近平

28、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29、品读经典,书香育人——梁冬青老师赴融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30、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研学旅行”导师专题研修学习感悟·梁冬青

31、相反,还把他视为思想家、英雄,树立起雕像纪念他。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