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解释(78句精选)
老子名言解释 1、好几个人一起才能抱住的很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是从每一堆泥土开始筑造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句话形象地
老子名言解释
1、好几个人一起才能抱住的很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是从每一堆泥土开始筑造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句话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都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老子名言解释)。
4、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类似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时常会遇到。(老子名言解释)。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员工基本素养的提升(政法大学教授郭继承)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8、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正因为圣人不去争夺一些浮名小利,所以天下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12、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
1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14、又或者是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帮助老人过马路,在他人眼里这就是好人,但是这“好人”的名号的得来,也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一件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让他人受益。如果他没有给别人带来益处,这个称号不一定会给他。所以说,人们对事物的判断都是带有私欲的,在老子看来,这是人的一种自私的认识。
1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6、释义:不尊重老师,不借鉴得失,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已经迷失了自己,这就是奥妙要诀啊。
17、现实中不是有人捡了很多钱,最后觉得没有人看见,几年后也没有看有人找上门来,就忍不住花了,可等花光了,就是这么不巧,就有人找来了,最后自己没有钱还,就要坐牢。
18、解释:不自我表扬,反能彰显贤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我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19、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灾祸与幸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好事情既可以发展出好结果也可以发展出坏结果,警示世人要谦虚谨慎,做事情要有临渊履薄的态度。最能体现这句话的就是塞翁失马。
20、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1、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道是宇宙的本源《老子》中的“道”是真实存在的浑然休的东西,没有具体形象,也没有名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确,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共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2、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陈鼓应)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但如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
23、(翻译讲解):对待即将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4、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是我国著名的哲学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后又被奉为道教鼻祖。
25、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傅佩荣)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26、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8、弱,柔弱,老子说过“柔弱胜刚强”,又说“柔弱者生之徒”。结合下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处的“弱者”,当侧重于“生”的意义。
29、老子要归隐的消息传开后,一路上大小诸侯、地方官员竞相请教和挽留。
30、经史子集所记载的历史,并非非黑即白,绝非是非昭然,而是混混沌沌,因愚忠、愚孝而屈死的冤魂,在人世间游丝如织,比比皆是,因而人世间,恍若心灵之炼狱,正所谓“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创立“阳明心学”,以“致良知”、“知行合一”著称于世的阳明先生,其所创阳明心法,便是明朝官场之人间炼狱所得之真丹。阳明先生原名王云,五岁改名“守仁”,名、心相应,既然“守仁”,于是“始以直节著”,很快便是遍体鳞伤:”因“抗章救”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而得罪太监刘瑾,于是被谪贵州龙场驿丞;平定南康、赣州民乱,随后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继而平定嘉靖六年的思恩、田州土酋叛乱,然“当是时,谗邪搆煽,祸变叵测”,屡屡被人进谗言,无法当面觐见明武宗,不得已而“曲全”,通过太监张永上奏,最后,有“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阳明先生,却落得个心力憔悴,郁郁病终。由此可知,阳明先生之“直”,与波诡云谲的明朝官场之间,是如何的难以相容。
31、看美国的不战而胜是多么的邪恶!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被这样解构的!政法大学教授郭继承带你深度解读美国尼克松
32、《道德经》是世界上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33、“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3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5、与帝舜之“曲全”所表现的智慧相比,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参,参音伸)就太过迂腐。据说,有一次曾子和父亲一起耘苗,误把苗给锄掉了,父亲非常生气,情急之下拿着大杖打在他背上,而曾子却没有躲避,一下子被打昏在地。孔子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曾子,告诉曾子应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为什么要“小杖则受”呢?是因为,如果父亲用小柳条来打他,怎么打都不会受伤,这是如果跑掉,会惹得父亲更加愤怒,这种做法有违孝道。为什么要“大杖则走”呢?是因为老人在气头上,用大杖打人,顾不上轻重,很容易把人打伤,甚至打死,而老人对于子女的气,不会持续太长,一旦把人打死打伤,会给老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甚至痛不欲生,这时不跑掉,反而最后有违孝道。由此可见,孔子是高度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的完美结合,作为“大圣先师”绝非浪得虚名。(可笑的是,后世和当今无穷无数的无知之辈(有的甚至都没有读过孔子的哪怕一本原著)却拾人牙慧,蚍蜉撼树,妄自指擿孔子的所谓“过失”和“不足”,令人顿生“无知者无畏”之感,如波涛般汹汹涌来。)
36、启示:古往今来,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是很多的.他们的成就和荣誉,往往令人敬佩、羡慕,人们也常渴望着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然而,怎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呢?这个问题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回答的了.每个人的理想有所不同,有的远大,有的现实,但无论哪个有志者,都应该牢记住这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8、“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39、“这就是战争发生的根源之一。无止限的追求是可以让人心生狂念的。”老子说道。
4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1、解释: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4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4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6、解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好的形象没有形象。
4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48、记得之前有一位作家就说过,“这人世间,人如果能做到不害人,就是美好的人间了!”由此可见,人是最大的祸害也不为过。你看人开山填海,建立起人住的蚂蚁楼,也是在害人,让很多人不能住单间独户,都挤在蚂蚁楼里。
4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0、后一句讲老子对万物的观察,他说:“万物的蓬勃生长,我看到的是循环往复的道理。”
51、“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文革”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52、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5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54、详细解释:“道”字怎么写?先写首,然后走之,就是知行合思想和行为统一。《道德经》分成道篇和德篇,所以称其为《道德经》。道篇是对大千世界万物规律的阐述,而德篇是你知道这些规律后你如何去实现。
55、“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傅佩荣)很多人觉得《老子》书中有很多智慧,但真的要去读时,一时却未必有切理厌心的感觉。其实,只有读完《老子》后,再返回来观察社会和身边的生活,我们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老子的深刻。“去甚,去奢,去泰”,就是去掉过分的意义,看上去普通,但若作合适的联系我们就会感觉很有道理。比如我们在生意或者事业很好的时候,我们想进一步发展,计划往往做得很有野心。然而时势是变动的,当下有利的条件不会持续几年甚至一年。所以计划的时候不仅是个展开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控制收缩的过程。
5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8、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5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0、紫气东来这个成语历史上所指的是哪位圣人,你知道吗?
61、一个内心很贪婪的人,就容易被人利用,被人诱惑。为何现实中有些人容易被人欺骗,被人骗到传销里去了,就是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赚钱的欲望,总是做梦想发财,想一夜暴富,却又不想付出太多努力,这样的人,往往最容易被人欺骗。
6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67、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
6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9、解释: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70、自见,自我表现。自是,自以为是。彰,明。喜欢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会引人注目,喜欢自以为是的人不会使自己的功业得以显明。
7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7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3、“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74、(第三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75、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76、是哲学文化巨著,可以说它的每一句都是格言。
77、人生在世,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好,不是自己的不能要,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不要总是想着有便宜的事让自己占,占别人一份便宜,自己某方面也会要吃亏。更何况这是一种人情礼往,别人请你吃饭,你觉得占了便宜,你不请回去,你今后就很难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