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朝花夕拾目录(82句精选)

朝花夕拾目录(82句精选)

朝花夕拾目录 1、《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三篇作品,分别记叙了“我”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2、《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与《

朝花夕拾目录

1、《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三篇作品,分别记叙了“我”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2、《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 。

3、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乡重逢时,笑谈各自经历,便加深了彼此的理解。知道他回乡后,遭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以至“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朝花夕拾目录)。

4、答;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5、小引1927年5月1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年9月18日、狗·猫·鼠1926年2月21日、父亲的病1926年10月7日、阿长与山海经1926年3月10日。

6、⑤《一觉》:最初发表于北京《语丝》周刊第七十五期(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九日),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

7、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8、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9、前7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世俗中的生活场景,后,三篇讲述了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丑恶不合理的现象。

10、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十期。

11、《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做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12、《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13、③《无常》中表现“我”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14、琐记1926年10月8日、二十四孝图1926年5月10日、藤野先生1926年10月12日、五猖会1926年5月25日、范爱农1926年11月18日、无常1926年6月23日、后记1927年7月11日。

15、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16、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17、《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全书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1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19、答: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0、《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哪些?请试举两例。答:阿长衍太太。

21、 《猫·狗·鼠》写到了“我”的哪种生活经历( )

2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无常》

23、尽管《朝花夕拾》是作者惟一一本散文集,而且其中作品的抒情性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文学成就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不少成为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24、“我”觉得一切鬼众中,就是 无常 有点近人情,那鬼手里拿着 大算盘 。在 《无常》 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5、《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6、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27、 《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28、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29、《范爱农》记叙的是“我”在 日本 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30、《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31、鲁迅的《》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32、《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琐记》。  

33、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34、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35、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36、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37、《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38、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怎么评价范爱农? 

39、分别是:《猫狗鼠》、《琐记》、《无常》、《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五猖会》、《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父亲的病》。

4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41、答: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2、《朝花夕拾》共收录了 十 篇文章,前两篇写于 北京寓所的东壁下 ,中三篇是 流离中所作 ,后三篇写于 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 。

43、《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44、答: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45、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46、“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47、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

48、《朝花夕拾》写的虽然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对亲人和师友的缅怀、眷念,但同时又超越于此而表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这是一般的回忆散文所不可企及的。

49、第2045期  《指尖上的花》第一章节选:广阔的心

50、答:高兴的是:(1)鬼少人多(2)归我一人独有(3)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4)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51、《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第二位医生叫陈莲河。

52、第2034期  95后民警:转运病人吐到了我身上,我也没害怕

5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 少年时 求学的地方。

54、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55、《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6、⑥“水横枝”:别名栀子。生长在地上,开白花,很香。在广州等南方暖和地区,截取一段,浸植于水钵中,可作盆景。

57、受封建思想毒害最深的两个妇女:长妈妈,衍太太。

58、《藤野先生》记述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 藤野严九郎 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

59、“我”和人们都喜欢 活无常 ,他不但活泼而诙谐,但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

60、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61、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同时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

62、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63、在《琐记》中“我”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 《天演论》 ,表现出“我”探寻真理的强烈欲望。

64、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65、《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66、④(收藏备用)7-9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汇总

67、答:《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6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69、在《琐记》一文中“我”描述了 雷电学堂 和 矿路学堂 的区别。

70、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71、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72、《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73、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

74、  《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集中写长妈妈的一篇文章,长妈妈这是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爱唠叨、“满脑子是麻烦的礼节”的女性。但她竟办成了别人办不成的事情,那就是给童年鲁迅买来了他梦寐以求的书——《山海经》。

75、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76、此文通过描述范爱农的悲剧遭遇,既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又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病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77、⑦《野草》:鲁迅的散文诗集。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78、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79、A.养狗    B.养猫    C.养隐鼠    D.都不是

80、《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81、⑤ (电子课本)7-9年级部编语文上册电子课本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