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托尔斯泰的一生简介(98句精选)

托尔斯泰的一生简介(98句精选)

托尔斯泰的一生简介 1、但实际情况下的俄国,却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局面。 2、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

托尔斯泰的一生简介

1、但实际情况下的俄国,却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局面。

2、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

3、“他还领悟和相信每一个人只要履行这些戒律就行,不必再做别的事,人生唯一合理的意义就在于此。”

4、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

5、高尔基根据《复活》第三部中对革命家的描写,曾经说,《复活》写到最后,托尔斯泰“几乎证明了积极斗争的正确性”,这种情况,正是证明了恩格斯所说的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的胜利”这一规律的客观存在。

6、实际上,托尔斯泰提出的“道德自我完善”学说,并不是为每个堕落者寻找开脱罪恶的借口,他只是在透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之时,像聂赫留朵夫一样明白了“……像所有的人那样,(自己)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的人,他所追求的是那种对人对己统一的幸福;一个是兽性的人,他一味追求个人幸福,并且为了个人幸福不惜牺牲全人类的幸福。”(49) 

7、(36)《复活》,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58页 

8、这些描写中,托尔斯泰引导读者去发现问题的根本,他说:

9、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10、在东正教中,圣事的活动有其神秘主义特征,即信徒通过神秘的圣事活动(神秘的宗教礼仪),通过对上帝、基督的信仰和修炼身心,可以去追求天国的永恒快乐或换取来世的终身幸福。神学家认为,祭坛上的饼和酒在祝圣后,已发生质的变化,变成耶稣真正的、能给予生命的体和血。如果领受者吃和喝了经过祝圣的饼和酒,他也就分享了主耶稣的生命。(37)也就是说,普通的面包和酒,一旦经过圣事活动,它们就将成为上帝的实实在在的而非象征性的肉与血。(托尔斯泰的一生简介)。

11、(39)《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著,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6页

12、《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复活》多次被中国教育部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

13、人不必依靠任何外在的力量——教会的神秘条约或者代人受过的基督而获得拯救,不必,人只需依靠自己的力量便能直接与上帝沟通并接近圆满和完善,只要“人们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努力摆脱世俗影响,成为上帝和天意的仆人,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力去完成解脱,听命于上帝。一旦人理解了《福音书》上的真理,他就可以和上帝自由沟通,无求于任何人。”(46)因为,上帝是人的一部分。

14、小说中托尔斯泰借马斯洛娃和聂赫留多夫的视角对这些出身于贵族阶层的品质高尚、灵魂高贵的革命者进行了完美的刻画了和讴歌。

15、所以,在临死前,托尔斯泰至死都不想再看到索菲娅·别尔斯一眼。

16、另一个大人物查尔斯基伯爵,他丰衣美食,养尊处优,而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俄罗斯帝国乃至全世界会造成极大的好处还是极大的坏处,他是根本不放在心上的”。

17、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俄语文学翻译家刘文飞

18、所以,在他创作的小说《克莱采奏鸣曲》中,主人公的妻子正是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迷失了方向,在伦理和婚姻的约束中渐渐叛逃现实。不管托尔斯泰创作的主观目的如何,这本小说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他从另外一个曾面解构了婚姻、道德和人性。

19、在这部作品前面的大部分章节里,托尔斯泰用“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手法,对当时沙皇俄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和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批判,对底层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动人的深刻描绘,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怒和憎恨。

20、其实,托尔斯泰从来都不是一个教徒而更是一位信徒。这样说,不完全是由于他最终被开除了教籍,还在于他自始至终不相信教会告诉给他的关于上帝的一切,他一直都在靠自己的力量寻找着那位最高的权威——他心中的上帝。可以说,他是在追问生之意义的过程中,找到他所认可的新的宗教、他心中的上帝的,而托尔斯泰新宗教观的确立又与他对教会的反感和怀疑有着密切的关系。

21、19世纪的在沙皇政权统治下的俄国,呈现出了一系列非常奇怪、反常的现象:

22、这份来自于灵魂对灵魂吸引的爱,才是让马斯洛娃人性“复活”的真正原因,最终马斯洛娃嫁给了他,没有接受聂赫留多夫赎罪式的爱。

23、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24、托尔斯泰终生都在用从欧洲启蒙主义者那里得来的怀疑精神质问上帝的存在,他借列文之口“忏悔”道:“我曾经怀疑过一切,如今还在怀疑……我的主要罪过就是怀疑。我怀疑一切,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怀疑的。……我怀疑一切,我有时甚至连上帝的存在也怀疑……”(39)事实上,对于他来说,上帝从来都不是存在于高不可攀的九重天上,也不是存在于教会所说的种种神迹之中,更不是存在于渺茫的来世的审判中,上帝只存在于现世、在人的心里。之所以这样理解上帝,一方面是基于他的新生命观,即人是动物性与神性的结合体;另一方面是基于他对宗教本质的新认识,即“宗教信仰是对人类生命意义的认识……宗教信仰是生存的力量。”(40)

25、他把毁灭生命看成一种罪行,反对战争,反对死刑,反对所有形式的屠杀,不仅仅是对人类,对动物也是如此。

26、(41)《天国在你们心中》,李正荣 王佳平译,许贤绪校,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版,第176页

27、他亲自走进了一些农民的家里,耳闻目睹了底层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让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28、但是,十九世纪的俄国,又是一个文艺上极度繁荣的时代,那是一个文艺璀璨的时代,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果戈里、契科夫、苏里科夫等人都是活跃在当时俄国文艺界的璀璨巨星。

29、再加上语文教师的特殊身份,我越来越重视自己和学生对名著经典的阅读滋养。

30、尽管仪式进行得庄严而神圣,但是作家告诉我们:

31、托尔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写戏剧,其中《一个受传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对“虚无主义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对剧作发生兴趣。

32、这篇作品的向往自然和归真返朴的思想在《哥萨克》和《三死》(1859)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后两部作品并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的意识作为衡量真理的尺度。这里有卢梭的影响。

33、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34、(54)《克鲁采奏鸣曲·东家与雇工》,托尔斯泰著,草婴译,外文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11997年版,第514页

35、此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年)、《哈泽•穆拉特》(1904年)、《舞会之后》(1911年)、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年)、《活尸》(1911年)等。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

36、刘文飞:米尔斯基和他的《俄国文学史》,《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3期;

37、和她在一起,马斯洛娃注意到,玛丽.帕芙诺芙娜从没考虑过自己,而总是希望为别人服务,不管事情大小,总去帮助他人。

38、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39、事实上,如果“复活“以后的聂赫留多夫,只是一个奉行“爱己、爱人、互爱”的托尔斯泰抽象泛爱论的人,那么生活在他那个新旧矛盾十分激烈的时代,他最终仍是不可能找到他梦寐以求的”完美的人生”。

40、爱唤醒了马斯洛娃身上所有的美好的品质,给她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积极向上的动力。

41、美国贵格会介绍过托尔斯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给它的成员。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开信中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宣扬“勿以暴抗恶”原则,鼓励印度人用“爱的原则”拯救自己。

42、1847年因不满学校教育,辍学回到家乡雅斯纳亚•波里亚纳。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当了一名志愿兵,后又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托尔斯泰从50年代开始创作。

43、礼拜的要义据说是,司祭把面包切成小块,放到葡萄酒里,通过一定手法和祈祷,变成上帝的身体和血。那手法是这样的,司祭身穿碍手碍脚的口袋般锦缎法衣,从容不迫地高举起双臂,这样举着不动,然后跪下来,吻吻圣坛和上面的东西。不过关键性的仪式是司祭两手拿起一块餐巾,慢条斯理地在碟子和金杯上挥动着。据说,面包和葡萄酒就在这时变成上帝的身体和血,因此这一部分仪式特别隆重。(36)

44、她觉得西蒙松爱她现在的样子,是认为她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拥有特别高尚的道德品质。

45、163 亚·伊·埃尔杰利的长篇小说《加尔杰宁一家》序

46、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傻头傻脑的地主”。

47、讲座时间:6月22日(上午:9:30——11:30)

48、(55)《克鲁采奏鸣曲·东家与雇工》,托尔斯泰著,草婴译,外文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11997年版,第517页

49、处于低下地位的人,只要向完美的目标前进了,他在道德上就获得了生命。他也就会比精神上处于更高地位,然而却不向完美目标前进的人更好地履行了这个学说。”(48)可见,任何人,无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如何、道德上如何堕落,他在精神上都与上帝有着内在的关联,只要他肯向神性趋近,那么在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救便成为可能。

50、这正是导致他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观发生激变的原因。

51、当瓦西里放弃了尘世间的一切欲念,同世间的所有外在规则——包括积累钱财的本领、财富本身、别人的艳羡与夸赞、为援助他人而牺牲自我所带来的荣誉等等——割断联系时,他听到了上帝的呼唤,他欣然跟随,在从未有过的虚弱中得到一种力量,看清了那个叫瓦西里的人从前对于小店、房子、买卖这些事所做的努力是没有价值的,“‘看来他不明白他所做的事’,他想着瓦西里·安德烈伊奇。‘我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现在不会再弄错了。现在我知道了。’”(55)于是,他感觉所有的束缚都解除了,他是自由的。依靠个人的力量,曾经在尘世间迷路的瓦西里寻找到了上帝的天国,完成了对自己的拯救。

52、(37)参见《东正教史》,乐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53、后人谈到托尔斯泰的时候,对于他82岁高龄还离家出走的经历往往是津津乐道的。但是在托尔斯泰的心中,我想他是充满了对于当时社会的绝望的,这种出走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种对于现状出路的寻求和探索,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在他的妻子索菲娅·别尔斯身上,托尔斯泰寄托了重重的身份标签:

54、他认为俄国已是一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已经完全腐朽的社会,他凭他艺术家的良心和眼光把它客观如实地描绘出来。

55、他是一个既守旧而又求新的人,他的思想体系中充满着矛盾。与他同时代的的许多人已经发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56、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57、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58、在1884年,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名叫《什么是我的信仰》的书,在书中他公开地承认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他声称自己信仰耶稣的教诲,特别是深受山上宝训的影响,以及有关非暴力和和平主义的教条。

59、当时风华正茂、向往真挚爱情的我,最喜欢《安娜.卡列尼娜》。

60、文中旧照均截图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列夫•托尔斯泰文集》

61、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不仅当时沙皇政府要封禁它,就连远在西边、倡导自由的美国也不得不开始谨慎对待,因为这一本书传递的思想,有解构社会伦理的危险。所以,后来沙皇俄国政府能够在索菲娅·别尔斯的劝说下同意解禁,也不能完全说这不是一个开明的皇帝。

62、《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

63、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6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65、西蒙松也是出生于上层贵族,但他是一个依靠自己的理智能清醒思考的人,并依据思考后的决定采取行动。

66、也因此让本来就虽爱他却不理解他的妻子对他成见更深,两人的感情裂痕一天天加大。

67、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不仅对腐朽堕落的沙皇俄国的种种制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判,还借聂赫留多夫的眼睛和心灵,用一颗和俄国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慈悲之心,对广大俄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进行了细致真切地描写和刻画。

68、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69、这种爱不同于聂赫留多夫的肉欲之爱,而是一种纯洁的“柏拉图之爱”。

70、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71、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7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73、《两个骠骑兵》(1856)写父子两代人,作者欣赏父辈的热情豪迈的骑士风度,而鄙弃子辈的猥琐自私的实利观点。

74、狭隘地认为《复活》只是记述了一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子弟聂赫留多夫,是如何放弃所有财产和土地,帮助由于自己年轻时的放荡纵欲,而使之堕落的年轻女子马斯洛娃的故事,最后两人都完成了美好人性的复苏。

75、“18年来,他多亏奉行了这种信仰的种种规定,才得到一笔收入,足以赡养他的家属”。

76、为什么这些对俄国恨之入骨的文艺家,却在他们认为腐朽的俄国身上,开出了繁盛的文艺花朵?

77、只要人们执行那些戒律,人间就会建立起天堂,人们就能获得他们所能得到的至高幸福。”

78、而对于为什么封禁此书,坊间猜测这是因为这本书触及到了当时沙皇俄国封建势力,对于当时时政颇有讽刺和不满,引起了上层人的警觉。但是你仔细往下推敲,却发现事情也许没那么简单。

79、男主人公聂赫留多夫可以说是作者自己一生痛苦自省的化身。

80、马斯洛娃是在一次全体探视日,发现了一双善良的深蓝色眼睛从突出的眉毛下专注地凝视着她。

81、在场的人,从司祭、典狱长到玛丝洛娃,谁也没有想到,司祭声嘶力竭地反复叨念和用种种古怪字眼颂扬的耶稣本人,恰好禁止这里所做的一切事情。他不仅禁止这种毫无意义的饶舌和以师尊自居的司祭使用面包和酒所作的亵渎法术,而且斩钉截铁地禁止一些人把另一些人称为师尊,禁止在教堂里祈祷,并叮嘱各人单独祈祷。他甚至禁止人们修建教堂,说要毁坏教堂,还说人们不应该在教堂里祈祷,而应该在心灵里和真理中祈祷。主要是他不但禁止对人进行审判,监禁,折磨,侮辱和惩罚,像这里所做的那样,而且根本上对人使用任何暴力,并说他是来释放一切囚犯,使他们获得自由的。

82、《活尸》(1911)写一个觉醒的贵族因社会制度不合理而离家出走,同时揭露贵族的自私冷酷和他们的合法婚姻的虚伪性。

83、沈虹,江苏徐州铜山人,本科,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优秀班主任,多次主持并完成省、市级规划课题,几十篇文章在省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代表作有教育教学随笔集《成长,在路上》。

84、作品的题目定为“复活”,主要的含义是指男主人公在替马斯洛娃打官司的过程中,耳闻目睹了俄国底层劳动人民被压榨、被凌辱、被损害的种种惨状后,自己原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彻底被颠覆了,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85、(1)据传说,1307年,在瑞士中部的格琉特利草原上,乌里州、施维茨州和下瓦尔登州的代表一起宣誓,要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到底,史称“永久同盟”。它奠定了瑞士国家独立的基础。赫尔岑用这传说的宣誓比拟他与奥加辽夫在莫斯科麻雀山上的宣誓。

86、刘文飞苏玲:留苏文学散记三则,《苏联文学联刊》1991年第3期;

87、赫尔岑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二十几岁时他因呼吁革命而被判流放,后又被迫成为流亡者。然而,即便远离祖国,他的斗争依然在继续。在流亡期间,他完成自传《往事与随想》,用忠于事实又具有艺术概括力的文字,记录下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展示了一个真正知识分子心灵的成长之路,又把个人放置进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以个人映射历史,让本书成为十九世纪俄罗斯政治与生活的编年史。这部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巴金便是其中之他因对《往事与随想》的热爱,决心翻译此书,以学习,以致敬。 

88、“我决定写下来;但是一个回忆唤起千百个别的回忆;一切接近遗忘的旧事复活了:少年时代的理想,青年时期的憧憬,豪迈的青春岁月,监禁和流放一一这些早年的厄运没有在我心头留下一丝阴影,倒像穿越长空的春雷,以它们的巨响唤醒和激励了年轻的生命。”

89、她是一个贤内助、一个养育了13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他一生纠缠不清罪人和爱人,托尔斯泰的爱恨,在索菲娅·别尔斯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是未来新生的希望,又是令人厌恶的过去。

90、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91、这是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非常着重地提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他说:“正义不容许土地私有。”

92、世世代代以来,关注死亡并渴望解开生存与死亡之谜的并非只有托尔斯泰一个人,从苏格拉底到圣·奥古斯丁到尼采,人们试图用哲学、神学和艺术来解释死与生的问题。而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面前徘徊了一下,便选择了身边最近的答案——宗教,因为这种选择显然最容易让困惑者从“一切源于上帝”这个命题中得到解脱,困惑的人会发现,把自己完全交给上帝和他在尘世的代表——教会,自己只需要安心听从,那么一切将变得轻松平和。但轮到托尔斯泰来选择的时候,他却拒绝。不过,他拒绝的并不是他心中的最高权威上帝,而是教会的上帝。

93、(40)《忏悔录》,见《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94、在这种“主义”的指导下,托尔斯泰一方面对压迫人民的沙皇政府持敌对态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要用暴力的方法去求去解放,而是要用“人家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过去”的办法来感动敌人,并且用那种“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全人类的爱”之类的精神枷锁来约束自己和别人。

95、对此,别尔嘉耶夫敏锐地指出,“托尔斯泰宣扬的拯救接近于佛教”因为这种拯救靠个人的猛醒、忏悔和改过自新的行动,是自救式而非他救式。这种自我完善并不能消泯一个人犯下的罪,但因为在自己曾经的罪迹面前有了觉悟,对尘世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在从兽性的人走向精神的人的路途中,一个人已经获得了真正的生命,即得到精神上的复活或者说是新生。由此可见,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善”学说是帮助现世的人们寻找上帝、建立人间天国的一种途径。

96、1860至1861年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各国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

97、晚年时代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