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个性资讯
  3. 论语全解(19句精选)

论语全解(19句精选)

论语全解 1、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未必让你高兴。过去讲情义无价,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多少年不见,感情依然。而现代社会,生存者功利性很强,人与人之间异化起来。不少人

论语全解

1、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未必让你高兴。过去讲情义无价,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多少年不见,感情依然。而现代社会,生存者功利性很强,人与人之间异化起来。不少人今天是人,明天是鬼,不得不防啊!用过去的感情对待现在的人,上当的例子数不胜数,环境一变,人心也就变了,孔先生这话最好信一半,疑一半。做人要长个记性,因为是同乡、同学、同好,警惕性全无,大多挨坑的就是这些善良一族。善良本无罪,但善良也要区别对象,更要分限度施舍。海南某地区有自称善人者,放生毒蛇归海,影响游客散步,对蛇之善没法遮掩其对人之害,值得引以为戒。

2、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里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陈子禽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从老师那里,有没有听到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啊?”这意思是你爹有没有给你开小灶啊。孔鲤说没有,我爸就和我说了两点: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3、孔子周游列国,用当时那些隐士的话来说,就像“丧家之犬”,于是他也渐渐放弃了从政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孔子一定经历过思想上迷茫、动摇的时候,这就是“四十不惑”中的“惑”。

4、本人按:此处与9同义。棘子成对孔门“文质”并举的做法有异意,未能认识到“文”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5、孔子说:“学了然后及时去实践它,不也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已却不怨恨,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

6、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宪问第十四)

7、当我着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要把一个模糊的感觉转化成为一个清晰的呈现,原来并不容易,很多东西是难以厘清并予以归类的。我读《论语》,感觉比读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还有趣,那么,《论语》就是许多故事了。小说还有些不真实,而《论语》全是真人版的,真实的故事当然比虚构的故事生动。那么,我为什么能从《论语》里读出故事而学生们却不能呢?我明白了,我是一个喜欢古代文化的人,我的肚子里装着一些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能引导我把孔子的简短对话串联起来,构成故事。而学生们无论是背景知识还是生活体验一定都还有不如我的地方,他们无法作这样的联想与串构,在我看出故事的地方,他们只看到说教,因而,对我有兴味的言语对他们来说也就淡而无味了。

8、桓魋看不惯孔子,就像孔子看不惯桓魋一样,一个处处讲礼,一个无礼已甚,两人虽未见面,但已势成水火。桓魋见孔子来到宋国,已经咬牙切齿,又见孔子带着弟子们在大树底下演习周礼,更加怒不可遏了。他带领人马冲到树下,怒气冲冲,扬言要杀了孔子。命人把孔子们乘坐的那棵大树连根拔起。一个大司马,真要敢杀孔子的话,需要亲自去吗?真要敢杀人的话,何必拔树呢?一棵底下能坐几十人的树,可不是一根小苗苗呀。这些行为暴露了桓魋的内心,完全被孔子看穿。所以,孔子说,这个品德恶劣的小人,他哪有胆来坏大德呢?他不过怕我来宋国坏他的好事罢了,他真敢拿我怎么样吗?色厉内荏,这是一切小人的嘴脸。孔子因为品德与智慧,所以,在这样的事变面前,他是淡定的。

9、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公子朝是南子的情人,而这一对情侣又同时是卫灵公的男宠与女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男女关系真是乱七八糟。故事必须讲到这儿,这是必讲的,因为这是孔子与桓魋发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桓魋为什么恨孔子?就是因为孔子反对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桓魋是什么东西,他是宋国国君的男宠,因为国君的宠爱而混上宋大司马的高位。大司马是什么官?是宋国执掌军队的最高武官,也就是三军总司令这样的职务。这也是必须要讲的,因为他位高权重,所以,他的行为才露出破绽的。

11、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全都发白,死的很早。孔子哭得很悲伤,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了。”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头上,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但他命太短而死,现在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12、“有朋自远方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朋友间志向和价值观的沟通,一同悟道的“乐”,大体相当于“觉他”境界。

13、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卷十:文武之道谓先王之道也。

1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15、   孔子的这一学、一友、一气,在当下,我看要有所改变。

16、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本人按:此处,文与献合成“文献”一词,然此“文献”还无后世“文献”之意义,只是“文”与“献”的临时组合,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内涵。故上引诸家都是将“文”与“献”分开解释。文,即典籍也。

18、但是古往今来不少论语研究学者认为古论是孔家伪作。这又是另一段公案了。

相关个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