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简介100字(75句精选)
巴金简介100字 1、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
巴金简介100字
1、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巴金简介100字)。
2、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3、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4、《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5、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6、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7、早在20世纪50年代,巴金从法文转译了高尔基撰写的《列夫·托尔斯泰》和《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托尔斯泰夫人》。托尔斯泰和他夫人的矛盾、他的家庭悲剧,有个时期成了社会热门话题,包括我国在内。托尔斯泰身为贵族,有庞大的庄园,有一大堆儿女,还有不少食客。要管理这样一个家很不容易。托尔斯泰夫人是位相当能干的女人,她把全部精力都花在照料托尔斯泰和管理家务上。她崇拜托尔斯泰,为托尔斯泰抄过七次《战争与和平》的稿子。托尔斯泰到了晚年厌恶贵族生活,要改变生活方式,几次想离家出走。托尔斯泰身上充满矛盾,他在艺术上成就越高、名气越大,就越想做到言行一致。他放弃了文学创作,一心为农民编纂课本;平日也穿起粗布衣服,常为贫民去耕田。然而,全部家务事都压在夫人的肩上。托尔斯泰夫人有苦无处申诉。巴金认为高尔基在文章中替托尔斯泰夫人“说了几句公平话”。
8、巴金文学生涯的开始,他的第一部小说的篇名《灭亡》即取自俄罗斯革命诗人雷列耶夫的诗句。巴金老年撰写《随想录》,其书名又是受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的启发。巴老100年的漫长生涯中一直和俄罗斯文学保持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9、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
10、1956年第一期《少年文艺》,首篇为《作家叔叔向我们祝贺新年》,署名“高士其·巴金”。这是两封信,一封题为《高士其叔叔来信》,文后署“高士其 一九五六年一月三日”;另一封就是《巴金叔叔来信》(下文简称《巴信》),仅署“巴金”,无时间。
11、1931年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这是作者《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
12、刊有《巴金叔叔来信》的《少年文艺》1956年第一期(巴金简介100字)。
13、文洁若:“我觉得,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
14、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
15、点击标题下方(文汇读书周报)字样,关注我们的动态
16、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17、《文汇读书周报》第1764号第三版“书人茶话”
18、觉新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19、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20、笔者近日查找资料,偶然发现巴金1956年、1965年在《少年文艺》月刊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就想找来读读巴金为少年朋友写的文字。由于一时不易获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少年文艺》杂志,就根据篇名在《巴金全集》第二十六卷“篇目索引”中查找,却不得。难道失收了?于是在《巴金年谱》和巴金《著译年表》《著译系年目录》等文献中查找有无记述,均未见。1949年以后的作品失收于《巴金全集》,且在巴金研究的重要文献中未见记述,着实让笔者感到意外。也由此,确认这是巴金的两篇佚文。
21、“够了,这种生活我过得够了,”觉慧又接下去说。他愈往下说,愈激动,脸都挣红了:“大哥为什么要常常长吁短叹?不是因为过不了这种绅士的生活,受不了这种绅士家庭中间的闲气吗?这是你们都晓得的……我们这个大家庭,还不曾到五世同堂,不过四代人,就弄成了这个样子。明明是一家人,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明争暗斗。其实不过是争点家产!……”他说到这里气得更厉害,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塞了他的咽喉,他觉得有许多话要说,一时却说不出来。事实上使他动气的,并不是他的哥哥。还有一个另外的原因。这就是那张带着顺受表情的少女的面庞。他觉得他同她本来是可以接近的。可是不幸在他们中间立了一堵无形的高墙,就是这个绅士的家庭,它使他不能够得到他所要的东西,所以他更恨它。
22、草鹭有读 | 巴金:用我的译文去打动更多人的心| 周立民:巴金与我们 | 此“琼瑶”,非彼“琼瑶” | 陆灏谈书衣 | 藏书记——从《书蠹牛津消夏记》到《托尔金的袍子》 | 草鹭版《围城》诞生记 | 读书没有毁了我 | 谢其章:惟独到了第六卷,让人为之“弹眼落睛” | 黄永玉: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 张大春:毛尖攻略——诚实与犀利的辩证 |独一无二的书衣设计师——瓦妮莎·贝尔 | 一枝花 |江晓原:和书相爱 |毛尖:电影史中的好猪,都是脱离了高级趣味的猪 |情人节——不要赶着马拼命快跑 |陆灏:《夏鼐日记》中的几份菜单 |黄永玉:不要忘记养育过我们的深情的土地 |大卫·皮尔森:每一本书都有它独特的历史
23、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24、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巴金”是他的笔名。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唤起了他的觉醒。
25、巴金自己有没有翻译过“Mia Frateto”,终于有了确定的答案。特别地,巴金的中译文发表的时间虽然晚于杨令德的译文,但其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比的,将来的《巴金全集》修订版就可以收入这篇巴金翻译的《我的弟弟》了。
26、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27、二月十七日 八点一刻起。十点后《少年文艺》编辑同志来取稿。
28、30章:高老太爷应允冯乐山把他侄孙女许配给觉民,却遭到觉民的强烈反对,但是面对顽固不堪又有霸权主义思想的高老太爷,在紧急关头,觉民在觉慧的帮助下逃婚。
29、1930年茅盾归国,这时正是左联刚刚成立不久的时候,茅盾积极地参加左联的活动。此后直到抗战爆发,是茅盾创作的高峰期。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展示了茅盾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强大的创作生命力,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30、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
31、 张裕 zhangyu@whb.cn 舒也 xjz@whb.cn
32、80首必备古诗词硬笔书法范本,诵读练字两不误!
33、一连两天的轰炸、两天的大游行,让巴金想起“在永灵和洞海过的令人难忘的日子,也想起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他在文中说:在那里“看到了越燃越旺的怒火”。《怒火》一文,通过回忆访问贤良江时的所见所闻,歌颂了英雄的越南人民敢于斗争、敢于革命的精神,表达了一个热爱和平的作家对越南人民真挚友好的感情。文中多次提到的“金星红旗”,就是《贤良桥畔的金星红旗》中的金星红旗。《贤良桥畔》书中还印有这幅金星红旗的照片,这是第一次访越时永灵区委领导送给巴金的,他一直珍藏着。
34、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35、从日记和《怒火》中还发现,巴金强烈地表达了再赴越南访问的愿望。他说:“我多么愿意我能够再到洞海市和永灵区”,“我真想参加越南南方人民的斗争”,“同他们并肩战斗,打击侵略边境的敌人”。其实,巴金在两三天前写的《坚决同越南人民站在一起》文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去年就说过:在需要的时候,我就是用两条腿走路,也要走到越南去,去保卫我们唇齿相依的邻邦,保卫兄弟的越南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现在我也是这样说,这样想,而且我的心已经飞到永灵和洞海,飞到英雄的越南人民中间了。”
36、12章:在当时的社会,亲人之间没有了亲情,只有无尽的命令、服从与惧怕。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每个人的命运都不能自己主宰,才造成觉新与梅的凄惨故事。最后觉慧的话,却又给人无限遐想。
37、《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
38、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艺术典型以“立人”。
39、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40、细读巴金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对他创作生涯发生过影响的远不止上述四位。他还提及过雷列耶夫(1795—1826)、普希金(1799—1837)、果戈理(1809—1952)、冈察罗夫(1812—1891)、涅克拉索夫(1821—1878)、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斯捷普尼亚克—克拉夫琴斯基(1851—1895)、迦尔洵(1855—1888)、契诃夫(1860—1904)等人。另外,还有克鲁泡特金(1842—1921)、薇拉·妃格念尔(1852—1942)和爱玛·高德曼(1869—1940)。后三人虽然不是专业作家,但他们的自传和文章对青少年时代的巴金影响甚大。
41、在许多前辈作家的杰作中,我看到一种为任何黑暗势力所摧毁不了的爱的力量,它永远鼓舞读者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的生活。我牢记托尔斯泰的名言:“凡是使人类团结的东西都是善良的、美好的,凡是使人类分离的东西都是恶的丑的。”
42、 如要购买《寻找》一书,在以上网店输入:《寻找》张贵清
43、《金城》月刊第一卷第四期刊发《我的弟弟》。
44、巴金在上世纪40年代初写的一些散文,如《雨》、《火》等中不止一次引证赫尔岑的话。巴金时断时续在翻译赫尔岑这部巨著的一些章节。
45、1964年7月,巴金将访越归来后所写的《携手前进》《我的心永远在英雄的人民中间》《忆越南》《珍贵的礼物》《越南人民的庄严答复》等七篇文章,与《贤良桥畔的金星红旗》一起辑为一册,以《贤良桥畔》为书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最初取书名为《携手前进》,出版社编辑王仰晨“认为《携手前进》书名不像文学著作”,遂“决定改为《贤良桥畔》”,于是把《贤良桥畔的金星红旗》也改为《贤良桥畔》。写作《怒火》时,巴金“忽然想起了一本小书中的插图:一位年轻妇女抱着孩子站在江边,她望不见孩子的爸爸,却对着静静的南岸挥动尖尖的斗笠”。这本“小书”就是《贤良桥畔》,那幅插图,正是《贤良桥畔》一文的题头图。
46、二月十一日 (晚上)从联播新闻中又听到越南南方人民武装炸毁归仁美军宿舍的捷报,真了不起。
47、4章:在这种黑暗统治下的社会,对于像鸣凤一样的低下阶级的人来讲,他们无权抱怨与申诉,唯有在世界都沉静下来的时候,他们才能安静的感叹自己的悲惨命运。
48、她是封建迷信的殉葬者。典型的贤妻良母,为自己所爱的男人付出一切,最后难产而死。
49、还有一个问题。巴金完成翻译的时间是文末署的“二二七”,即1934年4月27日。按此推算,这期《金城》最早也要在5月初出版,与以上介绍的该期于4月1日出版不合。该如何解释?笔者以为,排除刊印错误外,也可解释,那就是这期的出版时间“脱期”了。具体原因是:集稿时间较晚,加上内部意见不“特刊”出版后将停刊,导致延时出版。同期刊有署名“子谦”的诗作《金钱和髑髅》,文后署“廿于浦东”,即1934年4月11日作于浦东,就是佐证。
50、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51、装 帧 | 阅 读 | 沙 龙 | 手 工 | 欣 赏
52、“你看,三弟又在发疯了!”房里,觉民正站在写字台旁边,跟坐在写字台前面藤椅上的琴谈话,听见觉慧的声音,便抬头望了他一眼,然后笑着对琴说。
53、那庭院深深的家中包藏着时代的秘密和历史的真相,这是一种小窗口望大世界的叙述方法。家是历史的特写镜头,历史是家的广角镜头。《家》在叙事结构上比巴金前期其它的中、短篇小说都更具鲜明的小说文体特征,即“再现写实”性,显现出巴金特有的个性。
54、自从回来,再没有比去年冬月腊月忙的了。忙到腊月二十把我的胃病疼一切发了,好不扫兴。但是事实上不容许我安静,只好撑着病体与他(它)奋斗了。把幺妹的事办完,年也完了,所以病也没有好。这两天事情到(倒)少些,精神却萎顿了,所以你的信只是一封一封的接着,没有精神与你写回信,只怕你要疑我把你忘了。
55、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56、鸣凤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痛心疾首而又无力反抗的力量禁锢着她的感情,她与觉慧爱恋,她的自由,她的一切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她不能自主,她得受人摆布。“人与奴”“爱与卑”在这个少女的心中这两对矛盾越来越尖锐,交锋越来越激烈。她的死是被压迫阶级对压迫阶级的强烈反抗。她到底用是清白之躯捍卫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她用自己年轻优美的生命向专横残酷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出最严厉的抗议!鸣凤的死加速了高家衰落,尤其在高家垒筑的封建仕宦的脆弱而又顽固高墙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唤醒了高家第一个叛逆者——觉慧。
57、吴荪甫召见屠维岳时内心的复杂活动、吴少奶林佩瑶的内心失落和四小姐的心灵变化,都是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成功尝试。 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上,《子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老舍的《胳驼祥子》,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同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标志着现代长篇小说成就的一个高峰。
58、巴金说过,他喜欢读革命家的传记和回忆录,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这与他当时的向往与苦闷有关。他厌恶封建大家庭,渴望自由生活,于是便博览各种书籍排解烦恼,寻找出路。他在困惑的时期,得到一本小册子——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节译本。这本小册子完全攫住了茫茫不知去向的少年的心。“我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书!”巴金1936年在《我的幼年》一文中提及这本小册子时写道:“这里面全是我想说而没法说得清楚的话。它们是多么明显,多么合理,多么雄辩。而且那种带煽动性的笔调简直要把一个15岁的孩子的心烧成灰了。”巴金把这本小册子放在床头上,每夜拿出来阅读。“读了流泪,流过泪又笑。”“从那时起,我才开始明白什么是正义。这正义把我的爱和恨调和起来。”
59、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
60、“En La Malluma Nokto”和“Mia Frateto”,是巴金用世界语创作的两篇文学作品。前一篇是短剧,初刊1928年10月—12月《绿光》杂志第五卷第十—、十二期合刊,现存《巴金全集》第十八卷,中译文存第十九卷“附录”;后一篇是小说,初刊1933年7月《绿光》杂志新一号,未存《巴金全集》,中译文为全集遗漏。
61、《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62、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瑞钰临近生产时,嫉妒、憎恨瑞珏的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求瑞珏去城外生养。高家克字辈担心背上不孝的骂名,也对陈姨太的办法予以赞成,他们让觉新照办。觉民、觉慧劝哥哥反抗,但觉新却流着泪答应了这一切。瑞钰难产而死,夫妻二人也没见到最后一面。至此,觉新终于有所觉醒,而觉慧则对家庭失望透顶,毅然脱离家庭。
63、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梅在父母包办之下,嫁给省城外的一个姓赵的人家,可惜结婚不到一年她的丈夫死了。婆婆对她不好,只好回娘家来。回省城以后,她和觉新虽然尽是避免接触,但是她和觉新之间的感情却始终不能泯灭。梅有流不尽的泪水,只好在忧郁、苦闷、悲伤之中渐渐消瘦、憔悴,最后含冤死去。
64、WENHUI BOOKREVIEWSINCE1985
65、作品影响 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66、他在俄罗斯文学中探索过人生的道路,从俄罗斯作家身上汲取过力量,从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借鉴过写作的技巧。
67、巴金发表于《少年文艺》的两篇佚文,是一封信《巴金叔叔来信》和一篇散文《贤良江边的怒火》。
68、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
69、俄国老师中他提到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1812—1870)、自由派作家屠格涅夫(1818—1883)、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1828—1910)和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1868—1936)。这是几位思想意识并不相同的人物,但巴金却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70、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
71、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72、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73、二月十五日 中饭后午睡到三点半钟。写完短文,不到三千字。开始抄改短文。六点一刻吃晚饭。听广播。继续抄改短文,一点半前抄改完毕。即睡。
74、《秋》,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著的《激流三部曲》之三。小说继续叙述了高公馆的故事。